香港回歸十年港民翹首以盼雙普選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2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海濤2007年6月28日香港報導)香港回歸中國十年,許多香港市民翹首以待的雙普選卻依然遙遠而可望不可及。有北京學者擔心,普選選不出讓中央政府放心的人治理香港,但香港民主派認為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從2003年的50萬人七一大遊行開始,香港4年來每年七一都有數萬人以上參加的大遊行,其中一個重要訴求是市民普選產生特區首長和立法會議員。

根據香港回歸的基本法,香港最終要實行雙普選。許多港人在10年前都期待,10年後的今天香港能實行雙普選。但是,在普選的日期和時間表問題上,北京認為,普選還沒有水到渠成。

儘管香港市民要求普選的呼聲一直很高,但是,北京仍然幾次用人大常委解釋法律的方法,壓制了港人2007、2008年雙普選的願望,理由是“條件尚未成熟”。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認為,香港普選陷入停頓,可以說是遙遙無期。

北京的基本法權威許崇德多次表示,現在不能進行普選是因為匆忙普選就容易選出北京不放心的人。他說,如果保證能選出愛國愛港對北京負責的人,明天就可以普選。

*普選是要建立一個制度*

民主派認為,所謂條件成熟、水到渠成,都是比較主觀的判斷,並無客觀標準。香港立法會議員、大律師梁家傑說,普選是要建立一個制度,而建立這個制度的基礎就在於相信人民。他說:“普選的制度必須要建基於相信人民這個信心上。如果你不相信人民,你就不會尊重他們選擇的權利。”

梁家傑是公民黨主要成員,也是10年來真正同北京信得過的特首候選人進行真刀真槍近距離搏鬥競選的候選人。

首任特首董建華在無對手情況下當選在任7年。第二任特首曾蔭權2004年接替董建華幹完一屆,到去年進行連任競選,全香港只有梁家傑一個競爭對手。粱家傑得到了100多名選舉委員提名。選舉委員會有800成員,選舉結果是曾蔭權以壓倒多數獲勝。

由於最後決定特首候選人的是這個選舉委員會,而這800名選舉委員又多是北京信得過的“自己人”,因此立法會議員長毛梁國雄等人說這是“小圈子選舉”,與普選風馬牛不相及。

香港資深媒體工作者吳志森日前在蘋果日報上撰文說,假普選是民主的災難。他說,最近一個“有普選之名而無普選之實的假普選”方案已經登陸香港,而且得到特首立場鮮明的大力推銷。

*以前從沒有過普選*

這個方案大致內容是:50到100提名委員,可以提名一位參選人,但他們要通過提名委員會的民主程序整體提名,由提名委員投票,以最高得票的前兩名參選人,才可稱為正式候選人,再由市民一人一票選出特首。

吳志森說,在剛剛過去的特首選舉中,梁家傑也能拿到100多提名,造就了一個起碼在形式上有競爭的選舉。但如果這個新方案真得到實行,那麼,就連梁家傑這樣的溫和民主派也無法通過提名委員會這一關。

美國香港商會前任會長湯普森星期三在香港說,香港有160年歷史,以前從沒有過普選。湯普森認為,今天的香港市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接近普選。他說,香港人民已經為2012年或之前的普選,做好了準備。

香港立法會議員湯家驊也說,香港早已準備好普選了。湯家驊說:“我們認為,香港市民已經期待已久了。香港社區已經成熟,從某種角度來看,同世界其它民主國家開始實行民主的初期階段相比,香港在經濟力量方面要比它們強大得多,在知識和智慧方面,也好過它們許多。”

*富裕後要民主?*

香港人均收入是2萬5千美元。美國歐道明大學李少民教授說,有一種理論認為,只要人均收入超過6000美元,就會出現比較強烈的要求實行民主的願望,也有可能成為現實。

北京經過三次“釋法”,香港2007、2008年普選已徹底無望。特首曾蔭權多次表示2012年“有普選行政長官”的機會。但是,許多民主派議員都對這種承諾能否兌現信心不足。

今年的民主派七一大遊行,在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香港結束後的七一下午舉行。準備參加遊行的泛民主派呼籲市民風雨不改地參加遊行。“支持曾蔭權,搶回雙普選”,也就是用行動向“中央搶回2012年的雙普選”權利。

這幾年的七一大遊行,總能看到一位老人。他自稱“仍然渴望民主的80歲老人”。這位老人星期三在蘋果日報和明報上刊登整版廣告:香港始終有你 普選偏偏沒我。他呼籲大家上街:七一,維多利亞公園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民主黨:港人對民主發展趨於保守
適鳴:不堪回首  香港回歸十年
學者:香港一國兩制徹底失敗 在台灣絕不可行
香港回歸十年 胡錦濤將在內鬥硝煙中抵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