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廈門人上街要求撤銷化工項目

人氣 1

【大紀元6月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袁野2007年6月3日華盛頓報導)在中國東南沿海城市廈門,當地民眾在星期五走上街頭,要求市政府徹底停止修建一家台商投資的化工廠。上星期早些時候,廈門市政府曾經宣佈緩建該項目。

六月一日,廈門市一些民眾和環保人士走上街頭,要求市政府永久性關閉去年11月上馬的海滄地區對二甲苯生產項目。

據美聯社報導,有幾百人參加了遊行。遊行活動自始至終在警察的監視下以和平有序的方式進行,沒有發生暴力事件。抗議民眾高舉標語,要求市政府永久關閉而不是暫停海滄對二甲苯生產項目。路透社的報導估計,在示威活動高峰期間,有將近兩萬名民眾走上街頭。

上星期三,廈門市政府曾經宣佈緩建翔鷺石化集團在海滄台商投資區生產對二甲苯的項目,以便組織人力對該項目的環境後果作出更大範圍的評估。

環境專家指出,對二甲苯是一種高致癌物,並可以導致胎兒畸形。國際上對二甲苯項目很多集中在亞洲地區。基於安全考量,對二甲苯項目一般要與大城市至少有70公里距離,而海滄對二甲苯項目,距離廈門本島僅為16公里,距離廈門市旅遊勝地鼓浪嶼僅為7公里。

海滄對二甲苯項目自從去年11月正式啟動以來,就一直引起廈門市部份學者、環保團體、和眾多市民的強烈反對。今年三月中國召開人大、政協「兩會」期間,來自廈門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玉芬等105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以海滄距離廈門本島距離過近為理由,反對該項目。

*劉曉竹:環保問題和官商勾結*

旅美社會學者,中國問題評論人士劉曉竹認為,廈門市民眾拒絕接受市政當局宣佈緩建海滄對二甲苯項目的緩兵之計,而是要求政府徹底終止該項目,這反映出中國民間環保意識和維權意識的提升。

從去年起就關注海滄對二甲苯項目的劉曉竹認為,該項目在投產之前就缺乏全面客觀的環保評估,也沒有吸納足夠的社會反饋。這是一個根本就不應該上馬的項目。他說,海滄對二甲苯項目在中國相當具有代表性。該項目一方面反映出中國地方領導人對於產值的片面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民間對重大投資項目暗箱操作的不滿。劉曉竹說:

「事實上,中國所有的環保問題都和官商勾結有關係,都跟實在的利益牽連有關係。也就是說,在污染企業開工和評估的過程中,實際上都有紅包打點的。官員收紅包,而環境破壞的後果,則由老百姓來承擔。」

*是否關閉須考慮對台關係*

承擔海滄對二甲苯項目的翔鷺石化集團是由目前在大陸潛逃的台灣通緝要犯、前東帝士集團總裁陳由豪投資設立的。陳由豪曾經在台灣涉嫌捲入一系列金融舞弊案件,並在2001年潛逃中國大陸。此後,他在中國投資了幾十億美元修建化工廠。台灣媒體把陳由豪稱為「台灣呆賬大王,中國繳稅大戶。」

旅美社會學者劉曉竹認為,陳由豪的敏感身份,使他成為中國當局手中的一張牌。廈門市政府上星期宣佈暫停海滄對二甲苯項目,是一種謹慎、低調的處理。這個決定除了因為面臨來自民間的壓力外,也有顧忌兩岸經貿關係大局的考慮。而目前廈門政府是否會決定永久性關閉海滄化工項目,對台關係也必定是考慮因素之一。

「這個事情絕對沒有完,後面還有進一步的發展。因為兩岸關係還要進一步的發展。所以陳由豪這張牌甚麼時候再拿出來,或者說在兩岸關係的大格局中怎麼樣處理,這還是個未知數。陳由豪不是一個小案子。他牽涉了這麼多企業,這麼多資金。所以說,這是兩岸未來一定要解決的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廈門大遊行公安發威脅通告 网民反響大
廈門化工項目引發警民對峙
中國維權大事記(2007/4/20 ~ 2007/5/20)
廈門再有逾千市民遊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