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境取勝 沈鍵輝「天問」獲表演獎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竹思紐約報導)「枕石問星空,今宵何夢;輪迴千百年,誰解人生。觀海問濤聲,明日何方行?歷盡飄泊苦,哪裏是歸程?登山問白雲,何處是天宮?飛龍潛地紅塵困,幾時能回升?漫漫人生如迷宮,千百年的等待,長夢何時醒。。。」

求身韻立意脫俗

入圍七月六到八日在紐約舉行的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決賽圈的沈鍵輝,最後雖沒有取得青年男子組的名次,僅獲表演獎,其舞碼卻令人印象深刻。這可能有多個原因:他是此次大賽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者中唯一使用歌曲伴奏的選手,也是個別沒有在舞蹈中選擇道具而完全用肢體語言表演的男選手之一;他的伴奏樂曲意境深遠,歌詞耐人尋味,舞蹈多用伸展與延伸的動作,技巧不多但與詞曲相輔相成,構思新異氣宇不凡。

舞蹈自「枕石」開始,似夢非夢而起立,手指問四周,但見前途迷茫,此時,一連串的旋子、雙飛燕、腋腿轉,表現在天地間上下探求的艱辛,又不斷舒展的手臂對天發問;倒踢紫金冠、大踢腿、剪腳、鯉魚打挺、案頭等動作一氣呵成,表現千百年在人世迷宮等待過程,忽探身而上似見方向,又被誰拉回告知正途,而樂曲恰恰在此關頭結束,留予人一絲懸念。

沈鍵輝說,表演該舞碼對他來說最難的是韻味的掌握,舉手投足、運氣呼吸都要既到位又要有感染力,正確傳達內心的信息,他最後做得並不是很好,這應該是扣分的地方,因為中國舞的身韻是自己欠缺之處,但自己真的非常喜歡這個歌曲和舞蹈。 問人生道在何方

沈鍵輝透露,他的事業總是有身邊朋友幫,此次參賽就有朋友-中國古典舞專家許麗幫他編舞、糾正動作,因此也學到不少東西。他經許麗推薦,選擇了這段歌曲,因為其曲調最配中國舞韻味,詞意也最能表達自己的願望。

記者經多方打聽找到了該歌詞曲的作者-中國古典音樂家玄同。據玄同介紹,沈鍵輝表演的這兩分鐘只是她多年前創作的一首完整歌曲的一小部分,表達人對自己命運與人生意義何在的茫然,可以稱作「天問」。其中「飛龍潛地紅塵困,幾時能回升」等詞句包含了易經中的幾個卦名,象徵命運安排,又有道家意味。可惜下部詳細回答「天問」的答案,此次比賽卻沒時間用了。

沈鍵輝說,舞蹈結束於「問」這一點上似乎附合自己目前的精神狀態。1969年生於台灣的他,雖然從小練武術和太極並在全台比賽中拿名次,學舞蹈卻是大器晚成,從1990年才開始,他曾在台灣的一些舞團跳民族舞,後來1999年移民來美在大紐約地區教授武術,跳現代舞,真正接觸中國古典舞則是在2004年,他應邀參加了鼓樂舞《中土情》的排練並在2005年新唐人新年晚會上表演。從此,他開始鑽研中國古典舞。

沈鍵輝說自己搞了幾年的現代舞,「現在真的不想再搞了。現代舞太赤祼,不像中國舞那樣講求眼神與呼吸的運用。現代舞缺乏主題方向與精神的貫穿,比較散亂,僅表達表演者個人的情感,其實觀眾並不真正懂得現代舞的語言。」

潛藝海唯我所願

沈鍵輝發現,「中國舞最有內涵,她講究技巧與情感,特別是她有一個方向和主題,也就是神吧。中國舞扎根於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文化一樣,她是一個延續的過程,經過多少歷史的變遷,經歷了多少磨難,其中兼容並蓄各民族文化的精華,發展到今天,成為表現力最豐富的藝術形式。她取之於生活,生活中的用具-筆、扇、傘、棍,甚至吃飯用的筷子都可以用來當道具,觀眾會對之感到親切。」

反過來,中國舞的藝術感染力也對沈鍵輝的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他領悟到,「人生都有一些機遇,會得到一些東西,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看似順理成章的事物,有沒有想過它們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發生?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他認為中國舞引人思考,提醒人不要在生活中因得之於易,而失之於易。

沈鍵輝因太癡愛藝術,一直單身。他寧願獻身藝術,並認為自己非常幸運,能一直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武術、太極、舞蹈、舞台設計、繪畫、書法等。繪畫與書法也對舞蹈幫助很大,可以領悟到動靜如何結合,如何平衡。 此次舞蹈大賽讓他在中國舞的見識上受益良多,更激發了他向西方社會弘揚中國舞的願望。在此之前,他已自組舞團準備於九月27、28日在紐約法拉盛區政廳表演「恆念」(Beyond Time and Place)。九十分鐘的舞蹈試圖以不同演員代表的金、木、水、火、土元素詮釋生命的開始與結束,有中國舞、武術,但也有一些現代舞的形式。

對於為何採用自己並不喜歡的現代舞,沈鍵輝解釋說是希望給西方人一個過渡,怕他們不能一上來就接受中國舞。不過他也承認看到新唐人晚會的中國舞已能被西方人廣泛接受,或許自己是過慮了,以後會看情形採用純粹的中國舞。

畢竟,沈鍵輝的藝術生涯正處於像他此次參賽舞蹈所表現的人生階段-長夢初醒,觥見「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7月8日,首屆全世界中國舞大賽在紐約大學決出男女少年組和青年組的冠亞軍。紐約飛天藝術學院共有六名進入決賽的選手獲獎,體現出其強大的人才培養實力。

    在此次大賽中,青年女子組冠軍任鳳舞、少年男子組冠軍石真、表演獎獲得者趙亮、少年女子組亞軍梁詩華、少年女三等獎劉心怡、少年男子組第三名吳巡天等六人進入決賽並獲獎。

  • 新唐人電視臺舉辦一連三天的首屆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 於七月八日結束,極獲華僑讚賞及肯定。
  • 七月八日新唐人電視臺繼全世界中國舞大賽落幕後,特邀神韻藝術團在紐約大學史葛柏藝術表演中心專演一場,慶賀大賽圓滿成功。當晚一票難求,戲院爆滿。
  • 二零零七年七月六日至八日,新唐人電視台在美國紐約舉辦首屆「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圓滿落幕,選手們精湛的技藝與所展現出的中國舞的神采韻味獲得在場東西方觀眾的好評。不少觀眾驚嘆於大賽的國際化與專業化,預示純正的中國舞將引領人類文化新時尚,開啟純真、純善、純美的新的人類藝術殿堂。
  • 【大紀元7月10日訊】新唐人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於7月9日下午圓滿結束。少年男子組在決賽時只剩下了兩位選手。一位是來自紐約的石真﹐一位是來自臺灣雲林縣的林伯宏。兩位選手經過激烈的較量﹐最後石真贏得了大賽的冠軍﹐林柏宏獲得了亞軍。
  • 【大紀元7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辛菲採訪報導) 7月8日全世界中國舞大賽在紐約經過三天比賽,台灣資深舞蹈家陳永佳榮獲青年男子組冠軍,他的學生張筱楓獲得青年女子組亞軍。
  • 1966年,一群「破四舊」的紅衛兵來到法門寺,先是搗毀了佛殿內的銅像,又試圖挖開真身寶塔。住持良卿法師上前喝阻,被打得頭破血流。法師隨後披全身澆滿煤油,在寶塔前自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