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中國歷史的戰役】泓水之戰

黃容;圖:志清
font print 人氣: 595
【字號】    
   標籤: tags: ,

泓水之戰發生在春秋時代周襄王14年(西元前638年),是宋國和楚國之間的戰爭。

周襄王九年(前643年),春秋時代第一位霸主齊桓公逝世,隨後齊國內亂,各方諸侯也失去領導人物。位居南方的強國──楚國覬覦中原已久,先前齊桓公在位時,國力強盛,加上與各諸侯聯結,楚國入主中原的野心無法得逞。這時中原局勢紛亂,楚國成王於是藉此機會將勢力深入中原地區。
然而,當時中原諸侯也不乏想稱霸中原政治家,宋襄公就是其中一位。宋國是殷商後裔,雖然國力尚弱,但宋襄公野心勃勃,處心積慮一直想以宋國的公爵地位壓服各國,與楚國爭奪對中原的控制權,重振殷商之業。

周襄王十三年(西元前639年)宋國、楚國召集諸侯大會,陳國、蔡國、許國、曹國和鄭國赴會參加。盟會之前,子魚(宋襄公兄長)力勸襄公不要一心爭求盟主地位,他說:「宋小國也,小國爭盟,禍也」。宋襄公聽不進子魚的諫言,決心召開諸侯大會,結果楚王在會場上突襲,宋襄公被抓到楚國,後來在魯國的調停下他才被釋放。

宋襄公盟主之途受阻,而且被楚成王活抓,他哪能忍得住這口氣?因此宋襄公不顧子魚和公孫固的再三勸說,於周襄王14年(西元前638年)發兵討伐臣服楚國的鄭國,打算一雪前恥。鄭國見宋國出兵,向楚國求救,楚國也立即率領軍隊往宋國出發。

同年十一月,宋、楚兩軍相遇於宋國邊境的泓水,宋國屯兵於北岸,楚軍從南岸渡河。當時宋國軍隊已經擺好陣勢,而楚軍則尚未開始渡河。當時宋國大司馬公孫固眼見敵眾我寡,建議宋襄公乘楚軍半渡而擊,但宋襄公自命「仁義之師」,不乘人之危圖謀僥倖勝利。楚軍渡水之後,尚未整軍列陣前,子魚建議乘對方還沒擺好陣勢趕快攻擊,然而宋襄公說:「古之為軍...不鼓不成列」,仍然不聽從。

楚軍佈置好陣勢,軍容壯盛,宋襄公雖然親自披掛上陣,而且身先身先士卒,但楚軍兵將眾多且善於作戰,採取包圍的方式夾擊宋軍,宋軍無力突破,對戰之中,不但士兵傷亡慘重,宋襄公也受了傷,大敗而歸。次年,宋襄公傷重不治,離開人世。

泓水一戰,國力較弱的宋國,本可利用地理位置帶來的優越條件打贏戰爭。可是宋襄公卻在此時以「仁義之師」自居,沒有攻擊正在渡河的楚軍,喪失了勝利的關鍵契機,也喪失了「成者為王」資格。

中國歷史不乏「仁義之師」,而「仁義」也確實是能鼓舞人心的道德號召。然而,這個口號出自一心成為中原霸主的宋襄公,顯得突兀而矛盾。何以見得?宋襄公曾自我期許:「如天不棄我,商可以興矣?」他為了盟主霸業,幫齊國平定內亂、立威東夷、攻打曹國、主持盟會。幾年的經營,等待的不就是稱霸中原、恢復殷商故業嗎?然而,又是什麼因素讓他在決戰時刻固守仁義的念頭?他憤憤出兵攻打鄭國時像是仁義的號召嗎?他為了在東夷揚威,蠻橫地殺鄶子、強迫滕子求饒時,又何曾是仁義之師的行為呢?

人世的舞台終究沒有讓宋襄公享有王者的榮耀。一心想成為王者的宋襄公最後在享有先機的關鍵時刻,在成為王者的面前卻步而回。吾人不禁嘆道,人類歷史這齣大戲的劇情發展真是令人不解。

宋襄公執意攻伐鄭國之前,子魚曾經諫道:「天之棄商也久矣。君(宋襄公)將興之,弗可赦也矣。」或許,子魚此番諫言正是這段歷史的最佳註腳吧:商朝為主角的戲已經謝幕很久了,上天沒有安排殷商後裔再成為歷史焦點,因此宋襄公想當主角,這是逆天意而行,不可饒赦的。

泓水之戰後,宋國國力一蹶不振,從春秋時代的舞台中心退至邊緣。而楚國在中原已無阻力,成了戲台主角,在往後數年間,勢力一度達到黃河以北,直至晉文公率領晉國崛起後,楚國的角色才由晉國取代。@*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涿鹿之戰」可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激烈的大場面戰爭,也可說是黃帝與蚩尤之間的一場智與力的較量。
  • 牧野在今天河南淇縣,牧野之戰,是周武王滅商王紂的一次大戰役。
  • 夏朝末年,夏王桀驕奢荒淫,橫徵暴斂,對民眾及所屬方國部落進行殘酷的壓榨奴役,引起各方百姓普遍的憎恨。而在黃河中游的商部落,在湯的領導下任用伊尹輔佐,勵精圖治,日益強大。
  • 武丁,是商朝的第二十三代國君,也是商王小乙的兒子。原本逐漸式微的商朝,在武丁的知人善任及勵精圖治下,國勢強盛,政治清明,民生富裕,史稱「武丁中興」。
  • 自西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開始,中國歷史就進入了諸侯兼併的時代。齊國和魯國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諸侯國,又互相毗鄰,不免發生一些衝突,長期累積下來,就導致了這場長勺之戰。
  • 千古謎團!幾百萬人人間蒸發,900年後重現人間?DNA檢測現端倪,真相到底是什麼?
  • 那些出人意料的戰爭!昆陽之戰,王莽42萬大軍,驅動虎豹犀象助陣,為什麼卻敗給劉秀1.8萬綠林軍?靖難之役,明成祖靠什麼扭轉乾坤?
  • 乾旱
    人們常說:「天人合一。」天象的變化會給人類社會帶來變化。一項針對韓國史書所進行的研究顯示,乾旱與洪水等極端天氣事件與戰爭呈現高度正相關,亦即異常天災的出現就預示著戰爭這種人禍即將爆發。
  • 格拉薩聖母堡
    格拉薩聖母堡(Nossa Senhora da Graça Fort)位於葡萄牙與西班牙接壤的邊境地區,是葡萄牙防守邊境的要塞之一。這座18世紀城堡興建於高地上,而且呈現易守難攻的星形結構,與一般的歐式城堡不同。在威力強大的現代化武器出現之前,它一直事非常可靠的軍事據點。
  • 「三舍」是什麼意思呢?退避三舍的「舍」是古代的距離單位,古代以三十里為一舍,三舍則為九十里。退避三舍原為在戰場上兩方交兵時退兵九十里。為什麼要這樣作呢? 這其中有一段歷史的情義背景--辟君三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