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伊拉克聯盟國家有撤軍也有增兵

標籤:

【大紀元7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特稿)就在美國國會與白宮為了自伊拉克撤軍問題爭論不休之際,英國國防部表示,駐伊英軍人數將在今年底前裁減至五千人。在此之前,丹麥已宣布將在八月以前自伊拉克撤軍,立陶宛也在考慮撤軍,但是喬治亞卻宣布將大幅增兵。

在二零零三年三月美國領導的聯盟入侵伊拉克時,英國的出兵人數僅次於美國。但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掃蕩塔利班與蓋達恐怖組織殘餘分子已顯得兵力薄弱,英國逐漸將駐伊英軍抽調到阿富汗支援。

在今年元月美國總統布什宣布增派軍隊到伊拉克後,英國自由民主黨主席康貝爾要求英軍在十月底前撤離伊拉克。他說,英軍應當從五月開始逐步撤離。

康貝爾說:「根據政府的說法,英軍將在五月把三個行省的防務移交給伊拉克人,巴斯拉可在五月到七月間交給伊拉克軍隊駐防,我們也可交出目前為美國保護的科威特與巴格達間的運輸線路。」

他又說:「我們能撤回由卡達出動執行任務的皇家空軍飛機,到十月時我們應能撤回所有的英軍。」

但是首相布萊爾說:「要我們隨意訂定十月撤出英國軍隊的時間表,會向我們正在伊拉克作戰的敵人傳達可能招致重大災難的訊息。這實際上是極不負責的政策。」

儘管如此,布萊爾在二月下旬宣布,他會將部分英軍撤出伊拉克,其中至少一千六百人將在夏天撤離,年底前還有五百名英軍撤出。他說,布什總統與伊拉克總理馬里奇都支持他的決定。

七千一百名英軍當時的主要任務是維護伊拉克南部的安全。布萊爾指出,留駐伊拉克的英軍將集中注意訓練伊拉克部隊,確保毗連伊朗的伊拉克邊界安全,並在必要時支援伊拉克軍隊。

布什政府隨後表示,英國的行動是伊拉克任務「成功的一個跡象」。

但是原先要求英軍撤離的康貝爾批評政府處理伊戰不當。他說:「令人不快的真相是我們將留下一個瀕於內戰邊緣的國家,和一個比二零零三年更不穩定的地區。」

在白宮上週發表初步評估報告指出伊拉克缺乏政治進展後,駐伊英軍最高將領藍姆堅稱,聯盟部隊正在造成改變,伊拉克當局也開始逐步接下「我們過去四年扮演的角色」。

英國國防大臣布朗十九日發表書面聲明,確認布萊爾二月宣布的撤軍計畫。國防部說,稍早已減至五千五百人的駐伊英軍將在年底時再減少五百人,屆時即可交出巴斯拉的防務。

不過布朗也說,英國仍將「依當地情況,尤其是(伊拉克)南部的安全情勢和巴斯拉省安全責任移交給伊拉克當局的進展」決定英軍的部署,因此會繼續檢討駐伊英軍人數。

在此同時,英國第四頻道電視台與智庫外交政策中心設立的伊拉克委員會發表報告指出,雖然不應訂定撤軍時間表,但是無論伊拉克的安全情勢如何,英軍應在當地部隊訓練完成後儘快撤離伊拉克。

委員會共同主席、前任自由民主黨領袖艾希鄧說:「美國領導的聯盟已因設定「野心勃勃到離譜程度的目標」而吃到苦頭,聯盟部隊也不可能平息暴亂。「從某方面來說,我們成了暴亂的一個目標,因此我們需要把問題交還伊拉克人處理。」

這份報告說,除了痛苦的抉擇,聯盟「已別無其他輕易的選擇」。

這份報告還提出英國應與美國和歐洲聯盟發動一項「外交攻勢」以穩定伊拉克的邊界,以及首相應尋求聯合國任命一位高層特使促成伊拉克政治和解等建議。

然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敦促美國決策人在考慮迅速撤出美軍時,要「極為審慎」為伊拉克人民著想。他說:「任何突然撤軍的行動或決定也許會導致(伊拉克安全情勢)進一步惡化。」

根據統計,除了超過十五萬名美軍和五千五百名英軍,目前伊拉克還有六千一百多名來自其他十九個國家的聯盟部隊。

此外,丹麥已宣布將在八月前撤回四百六十名駐伊軍隊,立陶宛也考慮撤出駐伊的五十三名軍隊。但是喬治亞在三月初宣布,它會將八百五十名駐伊軍隊增至二千四百人左右。

相關新聞
華府夜未眠 參院挑燈夜戰激辯伊戰撤兵
美軍逮伊蓋達要員 稱該組織首腦均外來
共和黨封殺 參院未通過伊拉克撤軍計畫
討論伊拉克安全情勢  美要求與伊朗二度會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