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鳴:亞洲經濟風暴再起

適鳴

【大紀元8月1日訊】26日美國股市重挫311點,27日道瓊工業指數連續第二天大幅下挫,再跌兩百零八點一零點收盤,跌幅在百分之一點五四,創下自2003年3月以來最大跌幅,而且,一周總計下挫4.2%,也寫下了近五年來單周最大跌幅。31日,道瓊工業指數再下跌一百四十六點三二(百分之一點一零),8月1日亞股全倒,早盤日、港股市清一色大跌。

美股連番大跌,引發全球股市豬羊變色,震盪不安。亞洲股市更是一片慘綠,日經指數收盤跌了418點,是三個月來新低點,香港恆生指數收盤重挫641點,南韓綜合股也下跌了80點,台北股市27日黑色星期五收盤重挫404點,創下台股史上單日第四大跌點。外資瘋狂賣超台股六百廿四億元,創下台灣股市史上最大單日賣超。30日,尾盤再跌89點。台灣證交所統計史上前五大跌點都在總統大選前後。8月1日下跌395.37點,總計自7月27日起的3個交易日,跌逾800點,跌幅逾8%,外資總共賣超台股達985.29億元。

根據了解,美股重跌與美國房市衰退與可能發生信用危機等次級房貸風暴有相當的關聯;投資人對可能出現的信貸緊縮也憂心借貸風險提高將影響企業併購;油價卻不斷上漲油價卻不斷上漲,讓人們憂慮會進一步推高通貨膨脹。

美國六月份成屋銷售下滑百分之三點八,創四年半來的最低水準,新屋銷售下滑百分之六點六,建商虧損失慘重,甚至認列鉅額土地跌價損失,全美第二大營建商上一季也出現十年來首度虧損,連全美最大的房貸供應商也獲利衰退。

次級房貸可能的呆帳金額兩千兩百二十億美元,風險轉嫁給海外投資人以及避險基金,不過間接影響到外部的連鎖反應,例如新屋銷售率下滑。再進一步地分析引爆次級房貸危機不外三大因素,一是次級房貸借款人還不出錢,違約率開始升高;第二是美國房市下半年趨緩,理財型房貸空間有限、資金運用受限;第三是貸款人被誘 使用超高的利率貸款。

穆迪經濟網首席經濟學家桑迪表示,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可能失控。抵押貸款業的信用危機和避險基金倒閉事件,都相當可能發生而危及市場信心,最後衍生為全球金融危機。美國此次危機和十年前的亞洲金融風暴不同,危機的根源存在於美國金融體系,資金可能撤離美國市場。

中國大陸引爆源 一觸即發

中國大陸存在著兩顆不定時炸彈 – 中共政權解體和房市、股市泡沫化的危機。前者,對十三億廣大中國大陸人民來說反而倒是大快人心,因禍得福,求之不得的一時之陣痛以換來長遠的民主、和諧與繁榮。

中共紅牆搖搖欲墜,隨時都有可能走上「東德圍牆倒塌」、「蘇共解體」的必然命運,退黨救自己、救中國,已經成為主流趨勢而銳不可當,目前退黨(團)人數已經邁上2,430萬人,人心思變、思治,可見一般。

中國大陸一味的踐踏人權,高壓箝制言論自由新聞自由;迫害善良法輪功學員;甚至發生大量活摘器官的殘暴劣行,國際人權組織及各國正義人士對此感到非常憤怒,現在一項聯合抵制的「人權聖火全球巡迴傳遞活動」即將在全球展開,就是不要讓反人類罪行和奧運不能同時在中國進行。

後者,回顧今年2月26日,中國大陸股市上證綜合指數首度突破3,000點大關之後,隔天就引爆拋股,造成上海股市暴跌8.8%,引發全球股市連鎖重挫 -「227全球股災」。

中國大陸全民瘋股,錢進股市,開戶數邁上一億戶的現象,讓人看的眼眼花撩亂,人心浮動。大陸股市泡沫說法塵囂甚上,資產投資過熱的風險以及經濟發展過度依賴出口的問題,尤其甚者金融腐敗將引發金融體制的崩潰。中國大陸人民幣匯率改革兩週年升值逾7%,6月企業商品價格年漲5.4%,創近31個月最大漲幅;第二季GDP年增率飆升11.9%,加上低通膨環境不再,緊縮政策一觸即發。

有識者認為亞洲經濟風暴再起,呼之欲出。

十年前的前車之鑑
1997年7月2日,泰國在索羅斯等國際炒家狙擊下,為阻止資金大量流出泰國,被迫棄守緊釘美元匯率,而採取浮動貨幣。泰銖一夕之間狂貶,引爆一九九七至九八年的亞洲金融風暴。菲律賓、印尼與馬來西亞等有相同問題的國家相繼捲入風暴中心,最後蔓延全球。亞幣重貶30-50%,印尼盾受創最重,貶幅高達70%以上;亞股下挫30-60%,亞洲經濟頓時陷入嚴重衰退。

近幾年,亞洲城市再現繁榮,經濟重返增長軌道,亞洲地區的外匯存底已經高達三兆美元。10年前瀕臨破產的南韓,今年第1季經濟10年首見連續16季擴張。日本和大洋洲以外亞洲地區今年經濟增長創11年來最高,今明兩年成長預估分別為7.6%與7.7%。

儘管亞洲經濟增長傲人,仍可持續強勁成長,金融體質轉強、外匯儲備攀升、經常帳順差擴大,印尼與馬來西亞等國信用評等也獲調升。風暴陰霾似乎已經擺脫,但是 仍然需要面對外匯儲備過高及其長期負面影響,以及成長的重新調整、生產與貿易模式的改變、資本流動加劇以及財富分配不均等等的挑戰。事實上,東亞國家的投 資至今並沒有完全恢復危機前的水準,當年風暴期間受創最重的印尼、泰國、南韓與菲律賓,恐難免再次受到資本外逃引發的貨幣危機衝擊。除此之外,亞洲國家也 有面臨美國經濟成長減緩、全球風險意識攀升、及外資流入導致匯率升值的三大風險。

分析家指出,亞洲國家在金融風暴後人為地摜壓匯率,刺激出口,帶動經濟成長,外匯儲備竄至新高,導致經濟更加仰賴出口,恐怕只是埋下另一波危機的種子。萬一美國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由於亞洲國家大量購買美國政府公債,亞洲國家也會受損,尤其是對中國出口業者造成嚴重的衝擊更是難以想像。

經濟上的風暴無所不在。根據歷史經驗,全球市場每隔十年左右就會出現一次崩盤的狀況。十年前許多亞洲國家的貨幣被高估,目前卻是被低估。目前亞洲國家的貸款利率普遍偏低,一些國家表面上採取浮動匯率,實際上卻又由中央銀行掌控,藉著壓低匯率來增加出口和抑制進口。西方經濟學家認為,過於聚焦匯率將忽略其他風險,因此,亞洲的經濟風暴絕對和上次危機是不能等同而看待的。

因此,亞洲國家重要的是建立好的防護。一窩蜂錢進中國大陸勢必自食惡果,亞洲國家宜洞燭機先建立合適的機制,改善企業管理、促進金融體系的透明化及適應能力。@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適鳴 : 中共黔驢技窮
適鳴:神韻震翻天  祥瑞兆五洲
適鳴:中國的改革與民主之路何其遙遠
適鳴:中國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