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兒童過胖與家庭經濟有關?

人氣 66
標籤:

【大紀元1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慈萱編譯報導)以前的研究認為,家境貧困的兒童甚少吃富涵營養的食物,反而以吃垃圾食品,如熱狗來充饑,但當他們有錢時,卻沒有適當的補充肉類等高蛋白的食物,當身體的代謝減緩時,他們體重增加了。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兒童過胖還有其他的很多因素。

後來發表的一些研究顯示,有近三分之一的美國兒童在10-17歲時有過重或肥胖,而且其中有近40%的孩子來自低收入家庭。

一項新的研究有不一樣的論述,在這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1999年的數據,約1031名兒童生活在波士頓(Boston),芝加哥(Chicago),聖安東尼奧(San Antonio)的低收入家庭,他們評估孩子們是否有足夠的食物、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研究人員比較著重在個別的小孩,而非先前研究較多著重的整個家庭。

研究人員會詢問孩子們的母親,她是否會因缺乏食物或金錢,而減少了一餐的份量?她的孩子無法吃一頓飯,是因為食物無法取得?她的孩子挨餓,因為她無法負擔更多的糧食?

他們研究發現,約有一半的兒童過重或肥胖,而只有大約8%的人得不到足夠的食品。克雷格‧甘得辛(Craig gundersen),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說:「在低收入人口中,孩子們即使沒有得到足夠的食物,也不會更容易過重,即使這兩個因素往往並存」。如果政府試圖擴大糧食援助項目來幫助低收入家庭的兒童,官方無須擔心這項措施會增加孩子過重的問題。

共同撰寫研究報告的布倫達‧拉曼(Brenda Lohman)表示,大量低收入戶的孩子過重是一個公共健康的社會問題。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二月份出版的營養雜誌(Journal of Nutrition)上。

誠如其他慢性健康問題,肥胖症也是很複雜的,包含了基因、環境及習慣互相作用而來。基因的因素約可解釋30-50%肥胖之遺傳性。父母中有一位是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機率為40-50%;父母皆為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機率為70-80%。人類肥胖之基因圖譜是很複雜的,過去五十年來人類基因並無改變,然而肥胖的發生率還是增加,這也指出基因、環境的互作用。肥胖的結果不但容易得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兒童也容易傷及自尊心、憂鬱、性早熟以及呼吸中止現象。

也因為兒童過重會造成許多的問題,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表示:「缺乏食物實在不能說是過重過度肥胖的原因,因為研究結果顯示許多過重的兒童是來自於低收入家庭」。

史丹福大學醫學院(Stanford Medical School)預防研究中心的唐娜‧馬爾臣(Donna Matheson)說,這項研究探討了一些新的因素,但他們的研究只看孩子有過重的問題,而忽略了那些體重不足的。因此她認為,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才能改變政策的貫徹落實。

愛荷華州立社會學教授蘇珊‧史都華(Susan Stewart)曾參與研究,她認為,研究兒童肥胖應該仔細看看他的家人,以及其他因素,如壓力或心理影響孩子的體重。她說:「為了小孩,要注意家庭生活,尤其是當涉及到暴食和肥胖」。

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報導全世界正面臨肥胖症的激增,而肥胖症正是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中風以及不同種類癌症之主要危險因子。在已開發國家之盛行率是14-20%。增加得最快的肥胖症,尤其是兒童肥胖,主要在於生活型態之改變。所謂已開發西方社會生活型態(如都市化、西方化飲食、久坐不動、擁有汽車等),在接受這種生活型態之國家如墨西哥、智利,兒童肥胖症增加得最快,約有四分之一兒童過重或肥胖。

兒童的標準體重=(身高-90)x(0.6-0.7)。通常兒童體重超過標準體重10%即為過重,超過20%即為肥胖。兒童是否肥胖也可以測量身體質量指數(BMI)值。BMI= 體重(公斤)/ 身高(公尺)2 。即BMI值23為標準,BMI值25以上為過重,BMI值30以上為肥胖。「胖不胖」也不能只看BMI值,還要看體脂肪多寡及分佈狀況,才知道是否真健康。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通脹狂漲 薪水不增 廣州居民叫苦連天
美刺激經濟方案出爐 每人退稅600美元
鮮乳創意年菜  有助於蛋白質與鈣質攝取
上海男人不吃不喝工作十五年才能娶老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