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木匠扮港商詐騙寧夏、呼市17億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11月18日訊】一個僅有小學文化程度的木匠,編造出一個漏洞百出的騙局,在數年內「呼風喚雨」,「忽悠」了內蒙古、寧夏兩個自治區的政府官員,導演了一出「天方夜譚」般的詐騙大案,涉案金額高達17.58億元。

據新華網、新快報11月18日報導,一位自稱港商的男子,自稱欲在呼和浩特市蓋「西北第一高樓」,總投資53億元。不久,「西北第一高樓」成了爛攤子,還涉嫌非法集資。一個巨大騙局隨即浮出水面。

市政府大樓、公安大樓……相繼拆除,為「西北第一高樓」騰地方

2005年3月,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來了一位名叫「鄭澤」的港商,自稱香港金鷹國際集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他帶來了一個「神話」般的輝煌構想:投資53億元,兩年在呼市商業繁華區建成「西北第一高樓」——金鷹國際CBD(中央商務區)。

這一「大手筆」立即引起呼市政府重視,當年就被列為向200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週年獻禮的項目。

2005年5月17日凌晨,剛建成四年的呼市公安局11層指揮大樓被炸掉了,目的是給「西北第一高樓」騰地方。

接著,原市政府大樓、龍海商廈、第一人民醫院保健樓、市公安局的三棟宿舍樓相繼拆除,「鄭澤」在呼市黃金地段得到了50多畝土地。

儘管「西北第一高樓」獲得了種種不可思議的優惠政策,「實力雄厚」的金鷹公司卻無資注入,「西北第一高樓」很快成了爛攤子,引起了社會的質疑與警方的注意。

隨著警方調查的展開,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騙局浮出水面……

空手套白狼狂騙17億

經調查發現,「鄭澤」原名王細牛,1958年生於湖北省黃梅縣龍感湖農場,讀了五年小學,13歲學木匠,1974年成為農場木工,當地人都叫他「王木匠」。

「王木匠」有六個名字,每個名字都註冊了一家公司,各娶一個「老婆」。而香港金鷹公司是一家一萬元港幣註冊的「三無」公司,無辦公場所、無資金、無工作人員。

2001年2月,王細牛得知寧夏自治區政府想改造寧夏賓館,於是許諾出資4.56億元,並與區政府辦公廳簽訂了引資合同。同年7月21日,寧夏提供建設用地,與金鷹公司合作開發自治區政府周邊農場等地段。

拿到了土地,「王木匠」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採取招標不開標、開標後不退還投標保證金的辦法,騙了32家投標單位投標保證金2,075萬元;騙取銀行貸款179筆約1.09億元;騙取149家企業的工程款和材料款共計約3.8億元;以20%的高息為誘餌,非法向銀川市民集資約3.18億元。

「寧夏國際村」資金鏈斷裂後,「王木匠」的目光又盯上了呼和浩特。他在呼市的騙術幾乎是寧夏的翻版:再次詐騙8.1億元。

屢騙得手,「王木匠」的胃口更大了。他以賒欠廣告費的方式,在內蒙古大小媒體鋪天蓋地地宣傳一個更為華麗的「肥皂泡」:要在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首府各建一個「CBD」,企圖以相同的騙術來彌補呼和浩特與銀川市的斷裂資金鏈。

詐騙心得:抓住領導弱點攪動一座城市

一個木匠有多大道行,能把兩個地區的政府矇騙?「王木匠」對此頗有心得:投其所好。

王細牛供述說:「阿基米德說過,如果給他一個支點,他能撬動地球。我的定律是:抓住一個政府領導的弱點,我就能攪動一座城市。」

有人愛「攀富結貴」,他就進行奢華表演。到呼市「投資」時,他坐著加長凱迪拉克轎車,跟著八名保鏢。保鏢一色的黑西服、小平頭、戴墨鏡。他以八萬元一天的價格,包住了五星級賓館的一個樓層,樓道還有保鏢把守。每有領導造訪,他一伸手,身後保鏢立馬遞上一支古巴雪茄,「卡」地一下為其點燃。

有人喜好「大手筆」,王細牛就在「大」字上做文章。他一張嘴就是「大投資」,在銀川聲稱投資36億元,在呼市漲到了53億元。做的項目更是不厭其大,「第一高」、「CBD」都是他的招牌。

「王木匠」總是先以「大項目」吸引人上鉤,再把對方綁上一條戰船,不由你不聽他差遣。少數領導發現上當又顧忌面子,只好硬著頭皮支持他往下幹。

在呼市,炸掉公安局指揮大樓後,新樓動了幾鍬土就沒了影子。在兩年時間裡,呼市公安局的辦公場所分散租賃了十幾處……於是,「木匠不急政府急」的局面出現了:市裡墊錢墊料幫著建,到最後乾脆全盤接過來替他建。眼看「王木匠」無錢建設「西北第一高樓」已成事實,政府也只能想方設法幫他往起拱樓。

騙局崩盤

據北方週末報報導,正是施工單位紛紛登門討債,才讓王細牛吹出的泡沫爆裂。

在金鷹CBD的施工長期以「三日打魚兩日曬網」的進度行進後,當局開始對金鷹國際的實力產生懷疑,於是進行簡單調查。這一查,金鷹國際拖欠工程承建商的行為便迅速曝露出來了。

一位由於被拖欠材料款上千萬元的浙江供貨商劉某介紹說:施工一年多以來,金鷹國際僅僅依靠收繳施工企業的保證金和建築企業的墊付款運作,不僅無錢支付建設企業的建設資金,被炸毀的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大樓的重建協議也無法兌現,其非法集資的上億元款項也被轉移不知去向。

但真正曝出金鷹國際本來面目的,則是非法民間融資。

金鷹國際向投資者許諾了10%的投資年回報率,成為其非法融資的殺手鐗。呼和浩特市的一位投資者透露:「我們也聽到銀川的朋友說,剛投錢的那一年,金鷹國際的確給了他們10%的收益,大家就更堅定不移地相信他了。」

據呼市工商局檔案查詢室工作人員介紹,早在2006年11月底,中紀委就調走了金鷹國際的全部資料。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宣判,王細牛因合同詐騙罪被判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王細牛其人

王細牛1958年生於湖北省黃梅縣龍感湖農場,讀了五年小學,13歲學木匠,1974年成為農場木工,當地人都叫他「王木匠」。「王木匠」於1984年跳出農場闖蕩世界,開過舞廳、旱冰場,辦過招待所,經營過酒店,均一事無成,還官司纏身。

1998年9月,他因涉嫌虛報註冊資本罪被南京市警方刑拘,第二年取保候審。2000年,「王木匠」往河北省石家莊市遷了假戶口,改名「鄭澤」,年齡縮小11歲。警方發現,「王木匠」有六個名字:王細牛、王亞偉、王世偉、舒兵、王偉、鄭澤。每個名字都註冊了一家公司,各娶了一個「老婆」,其中有四個「老婆」給他生了孩子。

他自己曾說,他幾個月只有兩天的時間回北京和太太、兒子團聚。而他太太對此只能說:「他這樣我們也習慣了。」「他回來我們就像過年一樣。」

「我從來沒有拖欠過農民工的工資。」王細牛曾放言。

當大陸媒體以粗略的線條勾勒出「企業家」王細牛的形象時,不得不感歎這位原名王細牛的木匠的「聰明才智」。

現在看來,鄭澤選擇爆破公安局大樓而不是通過土地拍賣拿地,構思可謂絕妙。

一開始就牢牢掌握著主動權的鄭澤,因此才敢於讓承建商墊資建設,用銷售貴賓卡的方式肆意融資。「空手套白狼」這個並不新奇的手法,被來自湖北農村的王木匠演繹得淋漓盡致。

相關新聞
疑似冒名從事賑災募款 展望會:當心詐騙
代申請年金?訛詐46萬老本
假警假檢一詐再詐 2車手落網
電視名嘴律師 竟是假律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