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體大篇幅報導美國總統大選

標籤:

【大紀元11月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海濤2008年11月2日香港報導)美國總統選舉還有兩天就要舉行了,香港媒體給予高度重視,這兩天用大量時間和版面報導美國的大選。

星期天上午,香港重點新聞台在幾個小時的滾動新聞中不斷播送2到3分鐘的專題新聞,報導美國的大選。

報導說,這次美國大選,中國問題不是重點。候選人競選時,也很少涉及到中國問題。加上金融海嘯的影響,有分析說,中美關係在新總統上台後不會發生很大變化。

報導說,每次新總統上台,中美關係都會經歷複雜局勢。電視新聞報導時事評論員阮紀宏的話說:「剛上台時候,一般都對中國強硬,但是,再往後特別是到第二個任期,一般對中國關係都非常友好。」

報導說,布什2001年上台後將中國定位為競爭對手,不久發生中美軍機撞機事件,兩國關係跌入低谷。但9/11襲擊後,布什在反恐戰爭中需要拉攏中國,之後中美關係不斷改善,成為布什8年任期當中最值得珍惜的政治遺產。報導說,無論奧巴馬還是麥凱恩上台,中美關係都不會倒退。

星期天的南華早報在國際版用了一個整版的版面,來談美國大選。報導援引國際媒體大亨默多克的話說,奧巴馬獲勝將加劇國際金融危機。明報國際版也用了一個整版來談美國大選,默多克的講話是頭條新聞。另外,明報星期天的社評題目是:美大選兩黨打求變牌 選民只求布什不再來。

星期天的明報和蘋果日報都報導了最後一任香港總督彭定康表態支持奧巴馬的消息。目前彭定康是英國上議院議員、牛津大學校長。他星期六在北京說 ,「黑人當選意義大」,「如果美國一旦選出一個黑人當總統,目瞪口呆的不僅只會是中國人」。

南華早報也援引彭定康的話說,「如奧巴馬當選,就向世界發出一個極其特殊的信息」。星期六的明報發表彭定康文章說,美國應對中國保持更多的關注,永遠也不要假裝可以掩蓋中國在人權記錄方面的問題。如果沒有政治和環境方面的相應變化,中國的經濟發展將無法持續。

連續好多天,文匯報都開闢多個版面報導美國大選,星期天則用了三個整版來報導美國選舉。大公報也用一個整版來報導美國選舉。這兩家報紙都詳細報導了國際新聞大亨默多克關於美國選舉的講話和觀點。

關鍵詞:香港,媒體,美國,總統選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個人DNA基因檢測 2008最佳發明
奧巴馬麥凱恩關鍵州進行競選衝刺
美大選剩兩天 歐巴馬以二位數領先馬侃
超級搖擺州密蘇里  歐巴馬與馬侃勝負難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