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200孩子隱匿山野 讀私塾學易經

人氣 16
標籤: ,

【大紀元11月3日訊】北京近郊山麓隱藏著近十所私塾,200多個孩子像古人一樣在深山裡接受著最傳統的國學教育,誦讀四書五經。家長將他們蒙學的「教育權」交給了私塾,這是一條效仿古人的求學之路。這種私塾式學堂,每年的學費在兩三萬元左右。

5歲熟背四書五經

據北京晨報消息,位於鳳凰嶺中的一間「三人行」私塾藏身於農家小院,原本土氣的農舍擺上茶具、古書等後,一下子增添了濃厚的書卷氣。正房為教室,兩側的廂房分別是宿舍和餐廳。

據私塾的創始人吳老師介紹,這裡共有16個孩子,按年齡被分為大、中、小三個班級,不同的班級設置不同課程,但「誦讀經典」是貫穿始終的核心,參照「四書五經」等古代學堂的「課本」,孩子每天閱讀4小時,但也會設置英文、美術等一些課程。老師每日的檢查背誦就是考試。

5歲的湛然開始背誦這段時間學習的《易經》,拿著書本對照,湛然背誦得很流利。私塾裡其他的孩子也爭先恐後地背誦《論語》、《詩經》等。

私塾裡的孩子生活方式也與外界不同。每天吃飯之前,他們要先雙手合十,念誦 「感謝父母賜給我生命,感謝老師給我智慧」等祝福的話語,念誦完畢,等待老師夾第一筷子,孩子們才能開始吃飯。

定期聆聽法師傳道

與普通學校師範畢業的老師不同,私塾「先生」的「出身」五花八門,但無一例外,他們必須要大學畢業,並有深厚的國學功底。

據悉,不少私塾為了讓年輕的老師們更專業,還定期請高人授課,私塾的老師們會定期到山上的龍泉寺去聽學誠法師講課,感興趣的孩子們也會參與其中,聆聽大師傳道。

11歲小老師

趕上「三人行」一堂小班同學的美術課,而講課的竟是一位年齡只有11歲的小老師。她叫真然。真然告訴記者,自己在私塾畢業了,現在主要在家學習父親給她安排的課程,每個星期再到私塾裡給小孩們上課。

真然買了很多氣球,讓孩子們在氣球上作畫。「目前需要讓他們無限地發揮想像力,而不是純粹培養技術的階段,不管成績如何,我都會對他們進行肯定,等他們具備了無盡的想像力,再給他們專業的技術訓練。」孩子的家長們對真然的授課很認可。

學費每年兩三萬

私塾所招學生基本分為兩類。一種是偏愛四書五經式國學教育的學生,一般從兩歲半起,沒有年齡上限。而另一種則專門招納不適應普通學校生活的「另類」生。吳老師表示,小孩子記憶力強,越早接受讀經教育,對他們以後的學習、生活越有益。

這種私塾式學堂在北京目前有10多所,約200學生,每年學費在兩三萬元左右,是普通寄宿制學校的3倍。私塾裡孩子的家長一般都是收入中上層的人士。

對於孩子們的前途,家長們信心滿滿,他們認為今後的社會需要的必然是有豐厚國學底蘊,同時又具備能力的人,而這種教育能給孩子更多的財富。

教委:孩子應接受義務教育

現存的所有私塾都沒有工商或教育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或證件。而對於家長們普遍關心的孩子升學問題,私塾回應說,如果想要順利升入普通中學,則要在上私塾前報考任何一家教育部承認的小學,在取得學籍後,可以繼續在私塾就讀。只要保留學籍,就能參加「小升初」統一考試。

教育部門的回應是,適齡兒童應該接受義務教育。孩子上學期間因故不能繼續學習超過一學期總學時的三分之一時,包括生病、事假、家長工作外遷等,可以辦理休學,累計不超過兩年,學校保留學籍。上私塾的孩子可能會因為學時問題無法進入正常的教學系統。

北京君泰律師事務所的王律師認為,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由於大多數私塾沒有在教育主管部門備案,因此,讓適齡兒童上全日制私塾可能涉嫌違法。

「進私塾更能適應社會發展」

真然父親認為,傳統的學校不能給孩子個性化的教育,而教育是要因材施教的。孩子能學習到經文和國學,這對孩子的一生將起到很大的作用。在這裡,孩子從小思想就比同齡人成熟,其實更能適應社會發展。

真然也表示喜歡私塾的環境,像家一樣。談到私塾會不會讓孩子不太容易與外界融合? 真然說:「我喜歡和我有同樣思維的人在一起,如果玩不到一起的孩子,沒有必要跟他們在一起玩。」

童話大王:我的私塾教育很成功

童話大王鄭淵潔用其獨特的私塾教育法將兒子培育成才。小學肄業生鄭淵潔曾毅然將兒子從學校帶回家,用自編的教材施教。他表示,傳統教育方式正在把孩子們變成 「石舫」—被灌滿了知識,缺少使之浮游的想像力之「水」。

他認為,學習知識應該是快樂的過程,但是傳統的學校教育更多讓孩子感受到的是痛苦。每個孩子應該在受教育的時候有尊嚴,但是現在只有所謂的「好學生」才可以被尊重。

鄭淵潔的兒子鄭亞旗現為《皮皮魯》雜誌主編並任大灰狼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淵潔認為,自己的教育方法很成功,每個孩子都有成才的潛力,關鍵在於讓他們快樂地成長。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閱讀動人的史詩
沈培澤長途跋涉 誨人不倦
90%家長不知子女遭網路霸凌
王華:末世驚駭 中共黑手伸向了孩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