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亞洲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11月4日訊】

中國製鞋業出口 面臨危機

由於國際金融危機加上國際反傾銷等貿易保護措施,中國鞋類出口遭到全面衝擊,海外訂單大幅減少,使今年以來中國鞋類產品出口量比去年下滑,說明製鞋業將進入寒冬。

中國是全球製鞋大國,年產量超過100億雙,提供中國就業人口至少600萬,全球市場佔有率60%,2007年出口成品鞋81.7億雙,但是今年1月到9月卻只出口62.7億雙,比去年下降2.76%,使業者面臨歇業或是倒閉,未來中國製鞋業將步入寒冬。

必和必拓 維持產量繼續投資

全球金融危機引發景氣衰退,抑制原物料需求,但是全球最大礦業集團澳商必和必拓表示,公司仍然將維持鐵礦砂產量與投資計畫不變,說明必和必拓搶佔市場的決心。

由於全球鋼鐵供過於求,鋼鐵廠減產因應,使全球鋼鐵產量衰退20%,全球最大鐵礦砂出口商巴西淡水河谷宣布,將削減鐵礦砂產量3千萬公噸,不過,全球最大礦業集團澳商必和必拓表示,公司將維持現有產量,而且持續投資擴大產能,計畫在2015年提高產量到每年3億公噸,說明必和必拓想藉由景氣下滑的時機,提高市場佔有率。

中國農民工 工作環境普遍不佳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最新報告指出,當前中國大陸農民工勞動保護十分薄弱,超過半數受訪農民工處在不良工作環境中,有超過三成六的農民工每星期休息不到一天,而且健康狀態不良的比例超過四成。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針對在中國大連、上海、武漢、深圳和重慶五個城市對2千300多名農民工進行調查顯示,有53.7%的受訪者處在不良工作環境中,有45.2%的農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每星期休息不到一天的比例佔36.5%,長期超時勞動,過度體力透支已經危及農民工的健康,表示中國農民工獲得的勞動保護不足。

上海生產總值 首次低於平均

素有中國經濟引擎之稱的上海市,今年上半年的地區生產總值成長趨緩,並且創下16年來第一次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在經濟引擎動力不足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將面臨嚴峻的考驗。

根據上海統計局統計,今年上半年上海GDP為人民幣6千530.7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0.3%,不過卻意外低於中國全國平均10.4%的成長率,創下16年以來的紀錄,上海市素有中國經濟引擎之稱,但是目前已經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可以推估未來中國經濟將面臨同樣嚴峻的考驗。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十月二十七日亞洲財經要聞
十月二十七日歐美財經要聞
十月二十八日亞洲財經要聞
十月二十九日亞洲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