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別只看到美國救市的折騰

秋風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1月9日訊】10月4日,美國總統布什簽署了《2008年緊急經濟穩定法案》。從提交國會到獲准通過,這份涉及7000億美元、令世界牽掛的救市方案在美國政府與國會之間歷經反覆。不論這個法案最終能否有效拯救美國經濟,法案審議過程的一波三折至少說明,這是美國社會依據理性與民意所能設想、採取的最不壞的救市方案了。

現代政府的治理,既是理性之治,又是民意之治,二者缺一不可。具體而言,在政體架構中,行政部門更多地代表理性,立法機構更有資格代表民意。

次貸危機及其引發的金融危機是當下美國最大的公共問題,迫切需要採取行動。但美國的救市的過程,最初是普通人寄望於市場自我修復機制發揮作用,隨著危機的發展,政府介入才逐漸獲得認可。

付諸行動的行政當局,本身是被賦予了穩定宏觀經濟的權力,但這種權力被嚴格限定,所以當它發現救市之責超出賦權,就必須求助於民意機構的授權。9月20日,聯邦財政部向國會提交了其制定的金融救援計劃,要求國會賦予行政部門以廣泛權力購買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由此,美國政府行政、立法部門,及整個美國社會動員起來,展開了一場救市政治。在這一政治過程中,理念與利益同時發揮作用。金融、經濟界人士基於自身利益考慮,強烈要求立法機構立刻通過救市計劃。大量普通民眾卻反對行政當局提出的救市計劃,他們對華爾街本來就不信任,更不願看到政府拿著自己的稅款給華爾街高級經理冒險投機失敗「買單」。這種訴求既有利益的考慮,也有情感的因素。100多名經濟學家也發表公開聲明,反對行政當局提出的救市方案,他們的反對主要是基於理念。所有這些訴求都集中到了政府層面,尤其是立法機構中。在美國政體的設計中,參議院具有更強烈的精英和理性傾向,眾議院更明顯地代表草根的情感。參議院很快就審議通過了救市法案,但眾議院此前在9月29日投票中,卻以微弱多數意外否決了救市法案。行政當局只好修改救市方案,以儘可能照顧方方面面的顧慮。但眾議院的否決導致股市大幅跳水,這點讓原本強烈反對政府救市計劃的選民感到震驚,大量選民憤怒地打電話給議員,要求他們重新考慮自己的立場。議員們目睹否決帶來的市場恐慌也心生悔意。於是,眾議院迅速地對修改後的救市法案進行審議表決,並予以放行。

這一政治過程,於我們的經驗,相當複雜而且混亂,完全沒有中國人所熟悉的雷厲風行。像有關汶川大地震救災重建的決策,何曾如此麻煩過?

但最重要的是,在事關美國命運的緊要關頭,它最大程度地照顧了各方利益。因為,在法案擬議與審議過程中,各個利益相關群體、專家、一般公眾,通過各種途徑,如媒體,向議員辦公室打電話、寫信等,已相當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訴求和意見。同時,在公共空間、在議會,人們也對救市計劃進行了細緻的審議,持有不同意見的各方進行了理性的辯論。在此過程中,法案經過理性的思考、辯論、修正,並最終按照民主的遊戲規則獲得多數支持。它足以保證政府今後可以放心地運用權力以及動用救市資金。

經過如此複雜的程序,美國人的共識得以凝聚,即便人們依然顧慮重重,但其公共性則無可置疑。相信無論結果如何,美國民眾都會接受。

中國政府及學者經常談論決策的科學化與民主化,表明人們已經認識到,政府在處理公共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同時依賴理性與民意,尤其是在解決重大公共問題時。比如,對於中國解決當下所面臨的經濟問題,就需要追求決策之科學化與民主化。

受次貸危機等多種因素影響,中國經濟的目前處境相當微妙。已有很多人開始呼籲政府出手拯救。未來,隨著危機深化,如果中國經濟出現更大問題,屆時可能需要採取較大規模的解決方案,涉及更廣泛的政府權力、需要動用大量公共資源,中國究竟會通過何種程序決策?什麼樣的程序方可同時容納理性與民意,使政府找到各方樂於接受、也比較合乎理性因而具有充分合法性、正當性的方案呢?我們拭目以待。

──轉自作者博客(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美大選後記:奧巴馬有一位超級助選員
王赫:中國金融業的雙重風險
王赫:中國六大銀行業績下滑 隱患深藏
吳惠林:金融危機山雨欲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