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高山樹漆藝術暨油畫紀念特展

font print 人氣: 2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謝伯壺文字、攝影台中報導)台中知名藝術家賴高山,生前致力於推廣漆文化及油畫藝術,辭世至今,其在藝術上的努力與成就仍持續影響後進。

台中市文化局特與賴高山樹漆藝術紀念館合辦「賴高山樹漆藝術暨油畫紀念特展」,即日起至6月29日止在台中市役所展出,要讓民眾在作品中感受其對台灣自然、人文的關懷。

與中國及日本相較,台灣漆藝發展並不長。早期為台灣傳統漆工藝奠下良好基礎的藝術家更是屈指可數,賴高山就是其中之ㄧ,其生命史幾乎同等於台灣漆器史。

日治時期,日本人將越南漆樹引進台灣種植,加上日人山中公在台中設立台灣第一所培育漆器製作人才的學校-山中工藝所(後屢經更名為台中工藝專修學校),漆器漸成為盛極一時的產業,但此時期漆器風格充滿殖民色彩。於是力求彰顯台灣本土特色的紋飾大量出現在漆器上,這些產品可謂台灣早期文化創意產業。

賴高山先生於1937年以優異成績考進「台中工藝專修學校」漆工科,1940年由老師推薦進入「日本東京藝大」的前身「東京美術學校」深造,漆藝師事河面冬山,油畫師事和田三造,兩位皆為日本藝壇大師。


展場的樹漆畫

1947年學成歸國的賴高山老師,致力漆器、油畫藝術之推廣,除了漆器技法上的突破之外,1954年與林之助、顏水龍、楊啟東、呂佛庭等藝壇巨擘,共同發起創立中部美術協會;1974年,與張錫卿、張炳南、張耀熙等名家再創東南美術會,至今仍是推動台中地區文化藝術的主要藝文團體。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出作品中,有一件首次展現在世人面前的「千層堆漆菊花雕刻瓶」,其製法是從自中國傳統單色堆漆技法中領悟、創新,一只花瓶在經過層層多彩漆堆疊,雕刻、研磨等過程,歷時三年,成品美麗而獨特,且由於製作困難,至今仍是漆藝領域獨一無二的作品。

起源於台中的台灣本土漆工藝,在賴高山與前輩漆藝創作者多年的提倡推廣下,逐漸成為台中非常具指標性的工藝。

除了內容豐富的展覽之外,特定週末亦於台中市役所舉辦多場專題講座、漆器示範講座及親子活動,讓難得接觸漆器的民眾,有機會以不同層面與角度瞭解這項藝術。有興趣的民眾,歡迎前往欣賞。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張銘芬台中採訪報導)高齡86歲的王清霜是台灣目前碩果僅存的漆藝前輩,從十六歲開始學漆藝至今已有七十年之久。由於畢生貢獻於漆器藝術,更為台灣培育出許多優秀的後輩,使漆器工藝得以傳承且發揚,去年獲頒「2007年國家工藝成就獎」。3月9日下午他偕同夫人與同是漆藝家的兒子一道前來觀賞神韻的演出。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看得見的紅樓夢」特展,展覽以經典文學巨著《紅樓夢》為題,引領觀眾從物件反映出來的人情物趣,走進文學、藝術交織的美學世界,重新想像盛清貴族世家的榮景,看見《紅樓夢》的絕美與哀戚。
  • 知名藝術史家、書畫鑑定家傅申教授於16日辭世,為緬懷他在學術上的成就,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將於4月26日至5月25日推出「傅申教授古書畫題跋紀念展」的繪畫篇,之後於5月31日至7月2日展出書法篇,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 「尋找國寶新感動!」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推出「沉浸故宮數位展——捕捉靈光:尋找新感動」新媒體藝術展,結合投影、互動科技與沉浸式劇場等創新體驗,全新演繹故宮《谿山行旅圖》等經典文物。故宮歡迎民眾闔家蒞臨參觀,感受藝術的靈光。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表示,四月春暖花開,正是春遊好時節,故宮北部院區推出第二季「國寶聚焦」等珍品,邀請民眾品味書畫雅趣,共享春日美好時光。
  • 「情」字是描述心的距離,舉凡君臣、師生、親子、手足、夫妻、知己及陌路、神凡,都有情的展現空間。故宮南院「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12月30日起以「情為何物」為題展出26(組)件書畫,呈現人世間不同情感的面貌。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正在展出「愛硯成痴」特展,一百多件硯石各具風格,件件值值細細品味。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即起推出年度大展《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集結北院及法國、荷蘭、日本等12家國內外館所的珍貴典藏,呈現16世紀亞洲、歐洲、美洲經由航行所展開的交流故事。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即起推出「祀與戎:古代兵器攻略」特展,讓民眾在近距離欣賞青銅兵器精湛工藝的同時,走入三千多年的歷史長河,認識古代「冷兵器」與「熱血戰爭」交織出的權力故事,感受故宮版的「冰與火之歌」。
  • 無論古今,藝術家創作常以自然為師,像不像「幾」分樣,活靈活現的動物更是藝術家們汲取靈感的泉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人氣國寶展11月起由郎世寧〈百駿圖〉領軍,搭配清代〈肉形石〉及明代〈貼金鴨薰〉等6組件器物精品,邀觀眾品味藝術家們出神入化的「寫真」技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