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閱讀追憶30年代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竹思紐約報導)4月9日晚在曼哈頓中央車站旁邊的工商銀行(Commerce Bank)裡流蕩著一股文學氣息,取款台變成了酒巴台,托著小吃盤的侍者穿梭於手握酒水飲料的先生女士之間。三三兩兩而站的聽眾,正全神貫注在兩位演員的朗讀表演上,那是弗朗尼(Richard Ferrone)和蒙達(Carol Monda)聲情並茂地詮釋一段30年代的懸案。

整個4 月,紐約人會在不同時間和地點撞上《馬爾他黑鷹》(The Maltese Falcon〕。除了平時下班後在商業圖書館小說中心(Mercantile Library Center for Fiction)進行的有關這部推理文學名著的探討外,週末特別都有針對成人和孩子的閱讀、遊戲、電影和參觀活動。12日參觀曾在電影中出現的中央車站 Campbell公寓的票已然告罄。

弗朗尼和蒙達介紹自己是為小說錄音的演員。做過電影和百老匯演員的弗朗尼已錄製了200多部小說了,在一些電台播音中也會經常聽到他的聲音。他說自己馬上要錄製的是與中國歷史有關的一部故事-《成吉思汗:蒙古王》(Genghis: Lord of the Mongols)。

蒙達也在紐約大學做寫作助理,愛好文學藝術的她也很關心政治,特別是中國民主自由的進程。她表示,文學應該是人們生活中很重要的組成,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因此錄音書的出現至少可以使人們仍與書保持聯繫。

觀眾們在離開前都特地找到兩位演員致謝,一位觀眾說,「今天在這裡的都是愛書人,我們很高興看到人們還沒有完全執著於現代的電視和娛樂而忘記了讀書。非常感謝你們為我們帶來的這種氛圍。」

「大閱讀」(Big Read)活動是全美藝術基金會主席(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和博物館圖書館服務學院發起,旨在重新活躍文學在美國文化中的作用並期望文學能潛移默化市民的生活。在紐約,多家商業機構贊助這一活動。更多活動安排可查網址:www.mercantilelivrary.org。

關於原著

《馬爾他黑鷹》是哈米特〔Dashiell Hammett〕1930年的推理名著,哈米特是第一個給硬漢小說注入文學素質和心理深度的作家。《馬爾他黑鷹》號稱「勝過海明威任何一部小說」的冷硬派第一名作。

後由約翰‧休斯頓導演成黑色電影經典作《梟巢喋血戰》,也是漢弗萊‧博加特的成名作,以片中的私家偵探角色山姆‧史佩德成為好萊塢的首席硬漢。

故事背景是舊金山市,貴婦露絲.溫達莉委託史佩德尋找她失蹤的妹妹,據說她與神秘男子瑟期比在一起。史佩德跟他的拍檔阿微很快就展開偵查,不料捲入了一宗意想不到的大案子中,而一支價值不菲的黑鳥則成了各方爭奪的物件。對於不熟悉美式硬派偵探小說的觀眾而言,該片的編導手法不見得很有娛樂價值,但利落的節奏和你來我往的對白倒也相當吸引人。(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