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銀報告下調中國成長 警告東亞通貨膨脹

標籤:

【大紀元4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蔡蕙如華盛頓一日專電)世界銀行今天發佈報告指出,受美國金融動盪與世界經濟成長減緩影響,東亞開發中國家今年成長預期將下降一至二個百分點。報告雖表示區域整體成長仍穩健,大部分國家可安度全球減速,但警告,這個地區政府的真正挑戰是食品燃料價格上漲的通貨膨脹壓力,尤其是對窮人造成負荷。

受全球成長減速影響,報告估計東亞開發中國家今年經濟成長由去年的百分之十點二,下降至百分之八點六;中國經濟成長則由去年的百分之十一點四,減緩到今年百分之九點四,較先前估計的百分之九點六下調。

世界銀行二月才將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由先前估計的百分之十點八,下調至百分之九點六。根據世銀報告,中國過去五年來都維持兩位數成長。不過,報告表示,由於國內投資與消費成長提升,中國可維持強勁成長。

新興工業經濟體的亞洲四小龍經濟成長估計由去年的百分之五點六,下降至百分之四點六。包括開發中國家與亞洲四小龍在內的整個東亞新興經濟體成長,則由去年的百分之八點七,估計下降至今年的百分之七點三。

這份半年發佈一次的東亞太平洋區域經濟報告指出,東亞區域、尤其是中國,已經逐漸成為世界經濟成長較快的「成長極」,抗衡全球工業經濟體的成長減速。

報告指出,儘管可能由近期的兩位數成長下降,但這個區域大部分國家可安度全球經濟減速,主要歸功於過去十年來的結構性改革與健全的宏觀經濟政策。

另外,雖然美國的進口成長在下降,且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持續增加,但大部分東亞國家在去年和今年以來的經濟活動持續強勁。

報告指出,在菲律賓,匯款的流入支撐了強勁消費成長。印尼成長也加速至十年來高點的百分之六點三,主要因為私人投資興盛與消費帶動。泰國雖然因政治不穩定,私人消費與投資減緩,但成長仍達百分之四點八。

報告也分析,這個區域的行情持續看好,因為東亞的出口近來由區域內貿易以及美國以外市場獲益。

世界銀行東亞太平洋區域首席經濟學家尼赫魯表示,內需現在在驅動東亞成長上佔了更大角色。另外,東亞能夠讓其出口市場多元化,因此即使美國需求有大幅下降,東亞可由出口歐洲與其他開發中國家獲得彌補。

不過,世界銀行東亞太平洋區副總裁亞當斯也指出,當次貸危機對各國產生或多或少衝擊之時,東亞國家面臨的更立即關切是通貨膨脹提升至非安全程度。

他說:「我們正看到,鄉間與都市區域的貧窮人口其實際收入因較高食品價格而大幅下降。」

相關新聞
全球芯片封裝龍頭日月光:將擴大美日墨產能
違反美出口法 中石油分公司遭罰1450萬美元
胡塞襲擊引發連鎖反應 亞洲港口陷擁堵
618購物節銷售下降 中國零售業前景黯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