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成本升加大他國通脹壓力

標籤:

【大紀元4月2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伍德2008年4月27日華盛頓報導)中國繼續成為全世界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去年的經濟增長率超過11%。但是中國通貨膨脹率目前已經超過8%,並且仍在不斷上升。人們擔心,中國的出口消費品價格或許也將上漲,從而更增加主要工業化國家通貨膨脹的壓力。

美國是中國的最大出口市場。除了加拿大以外,美國比任何其他國家都進口更多的中國貨。很大一部份的中國出口貨物,是在和香港連接的廣東省生產的。

*世界工廠生產成本上升*

世界最大的無線電話廠家“偉易達集團”在廣東省僱用了一萬名員工專門生產出口電話機。該集團主席黃子欣表示,中國提高稅率已經使得成本增加,出口價格上升。

一本有關南中國新書的作者亞歷山卓.哈尼說,大規模漲價即將在北美洲的沃瑪特連鎖商店可以看到。她說,漲價的背後有幾個原因,其中包括自2005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增值18%。

哈尼說:“我們將看到人民幣升值,這當然會增加原材料,特別是石油的成本,這都會影響到中國產品的價格。除了這些,工資也在上漲。”

居住在香港的哈尼說,勞工短缺使得南中國的工資增加。她是在華盛頓“全球商業對話”主辦的一次討論會上說這番話的。

領導美中商業委員會的約翰.佛里斯比也同意中國商品的價格會上漲。他說:“毫無疑問的,中國貨的價格正在上漲。原因包括勞工成本、稅率、能源成本、土地成本等等。”

*競爭激烈轉嫁成本不容易*

但是其他專家則表示,激烈的競爭使中國出口商漲價變得困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名經濟學家史蒂夫.杜那威說:“競爭的壓力非常大,可是他們把這種壓力的轉移到這些產品的價格的能力卻沒有那麼大。所以,至少依我看來,情況很嚴重,通貨膨脹的反應非常嚴重,這種不斷升高的壓力目前是來自中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亞太部負責任人大衛.伯爾頓相信,由於勞動生產力最近幾年迅速提高,使得中國出口商至少目前還能夠吸收通貨膨脹的壓力。伯爾頓說:“他們能夠在不提高產品價格的情況下,吸收相當大幅度的工資上漲和成本增加。我想中國有很大的能力做到這點。”

亞歷山德拉.哈尼說,中國已經變成世界工廠。由於中國龐大的人口和飛速發展的基礎設施,使中國目前的製造業還不容易轉移到越南等其他國家。美國全國零售商聯盟的負責人艾瑞克.奧特爾對這種觀點卻不這麼肯定。他相信其他國家能夠提升來挑戰中國主宰出口的地位。

他說:“我想中國將會繼續在全球經濟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我相信中國將繼續成為主要的生產地點。但是,隨著中國貨價格的上漲,其他地方也將開始展開有效的競爭。”

奧特爾認為,越南是一個正在興起和上升的出口產品生產國。但是他表示,越南的工資正在上升,而且不具有像中國那樣從農村地區大量移入民工的競爭優勢。

美國的零售商到目前為止還不必大幅提高來自中國進口貨品的價格。但是他們表示,除非油價和糧價從目前破記錄的高峰下跌,否則的話,這種情況在未來幾個月裡會很快改變。

關鍵性:越南,美國,世界工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增長,通貨膨脹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財經簡訊
【三十六計】大行評析恆指成份股記錄簿(4月16日)
中國股市為什麼大漲大跌(四)
四月十八日亞洲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