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又到祭祀先祖時

清風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4月4日訊】清明節來臨,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祭祀時節,而且,今年的清明節又被國家法定為公共節日,那祭祀活動就更為熱鬧了。這裡說的祭祀不是指各家各戶對自己逝去的親人的掃墓、燒紙錢,而是,各個地方在籌辦祭祀炎黃子孫的祖先。祭祀就祭祀吧,一些地方偏偏又為了祭祀之事鬧得不可開交,那就是在爭誰更有資格在自家的門口祭祀炎帝、黃帝。

雖然湖南、陝西爭炎帝已經爭了若干年,但都聲稱他們才是真資格的炎帝的同鄉,爭來爭去,爭了若干年也沒能弄出個花落自己家。而爭黃帝就更加熱鬧了,畢竟黃帝被普遍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先祖,如果某個地方和黃帝掛起鉤來,那意義就非同小可了。本來陝西省有個黃帝陵,以前祭祀他老人家的大典都在那裡進行,連海外遊子歸來祭祀黃帝也要跑到陝西黃陵,而且規格非凡。最近更有專家和地方官員醞釀提高祭祀規格,建議每年的祭祀由國家領導人出面,那將給陝西增色不少。但最近河南的新鄭縣也在祭,他們說那裡是黃帝的老家;而河北涿鹿也在建立祭祀黃帝的所在,他們說,黃帝是在他們的地界上戰勝了蚩尤的,從而奠定了大局,從那時起黃帝才真正成了中華民族的始祖。這一下陝西不高興了,建議由中央相關部門作出規定,制止祭祖的亂象。那其實就是罷黜別家,獨尊我這陝西黃陵。

當然爭先祖不止黃帝一人,而是成了一陣風,而且,又往往和所謂的文化掛上鉤。比如,最近甘肅與河南就因為爭老子而鬧得很熱火。2008年3月21日,甘肅省臨洮縣有關方面宣佈,計劃投資8000萬元建造「老子文化園」,並擬定於今年5月召開「老子文化節」。他們說甘肅臨洮是老子晚年隱居和「飛昇之地」,有老子「第二故里」之稱,建「老子文化園」、辦「老子文化節」就是為了打造「老子飛昇地」的知名品牌、傳承弘揚老子文化。看來頗有一股雄糾糾氣昂昂的架勢。就在臨洮方面宣佈舉辦「老子文化節」的第二天,老子故里河南鹿邑縣就舉行了紀念老子誕辰2579週年公祭大典,並對外宣佈將在今年5月20日至21日舉辦「2008中國‧鹿邑國際老子文化節」。看來河南更有氣勢,老子是他們的老鄉嘛,你要舉行什麼「老子文化節」,我們偏要來個「國際老子文化節」!你甘肅投資8000萬,我河南已經投資了2﹒2億了。不知咱這地球上有多少個老子的「粉絲」,如果兩邊的「老子文化節」安排在同一時間,不知到時候他們如何分身參加兩邊的「老子文化節」?再者,安徽渦陽縣是老子長期居住且是孔子向他問禮的地方;河南靈寶縣函谷關乃老子著《道德經》之所在;陝西周至縣曾是老子說經處,試想,如果這麼多地方都來爭著喝老子的一杯羹,那才熱鬧呢。中國古代的老莊學派就認為「有機事必有機心」,看來現代的中國人「機心」的表達真是表露無遺了。

其實,這類爭議並非自今日始,堯舜禹湯究竟花落誰家至今尚無定論,恐怕永遠也不會有什麼定論。而劉備三顧茅廬的地方到底是在湖北,還是河南?兩家爭了若干年了,仍然處於不可開交的狀態,誰也不願放棄,誰也說服不了對方,弄得諸葛武侯的在天之靈也難於寧靜。

爭奪古人、聖人、先哲似乎還可以理解,然而,當下某些地方的爭奪對象就讓人啼笑皆非,不那麼好玩了。江蘇連雲港說吳承恩是他們的老鄉,他筆下的孫悟空的花果山就在他們那兒;而福建的學者聲稱發現了孫悟空的墓地;山東教授則考證出泰山就是花果山的原型。真佩服這些學者、教授研究的細微。然而把精力花在這些方面有意義麼?更滑稽的是山東陽谷縣和臨清市各自開發了《金瓶梅》文化旅遊區(又是文化!);而安徽省則花巨資建起了《金瓶梅》遺址公園,他們稱西門慶是安徽人,是徽商的傑出代表。聽了這話,連我這個安徽人都覺得臉上無光,你非要把那個虛構的淫棍拉來幹麼!

在一般人看來,這些爭論真的很無聊,何況有些爭論只是自己的隨想,並未被歷史資料所證實。比如,炎黃二帝吧,歷史上真有炎黃二帝嗎?至少到現在為止並沒有真實的資料證實確有炎帝、黃帝的存在,連司馬遷的《史記》都無法記錄其實。因為往昔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現在沒有考古的實據,現在流傳的所謂炎黃二帝的故事只能是傳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一位先生就半是考證半是調侃地說黃帝大概原本就是「黃河皮筏子」。很可能黃帝就是「製造」出來的,和司馬遷差不多同時代的《淮南子》就說,古人之所有要「製造」出個黃帝來,那其實是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

而到了二十、二十一世紀的世俗之人,尤其那些事關當地的官員們恐怕很難用「尊古而賤今」來說明他們爭奪先祖的心態了,他們往往有著更明確、更直接,也更利己的目標,那就是「祭祖搭台、經濟唱戲」,或者是「文化搭台、經濟唱戲」,說得更直接一些就是爭得先祖來,就是為了招商、發展旅遊,進而顯耀自己的政績。或者說得更直白些,就是名利二字吧。眼下鬧得最搶眼的「中華文化標誌城」不也是一樣的道理麼。他們把先祖爭到了自己手裡,那就可以聽任他們把玩了,旅遊發展了,就掙到了錢,就增加了當地的GDP,當然官員的臉上就有光彩了,那就是政績呀。爭來爭去哪裡是為了光耀先祖?幾乎完全是為了光耀自己。哪裡是為了文化?完全是把文化當作一個破筐,把他們所認為的所謂文化盡力朝那個筐裡裝。事情就那麼簡單。

──轉自《自由聖火》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清明回暖 雨勢趨緩
掃墓公車 免費服務三天
繁殖有成 清明草不用趴地找
清明掃墓國道壅塞 高公局籲改走替代道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