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元甫醫學園地】失眠的中醫治療

王元甫(醫師、中醫師、中醫博士)

人氣: 36
【字號】    
   標籤: tags: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所做的調查,27%的人有過失眠的問題;在美國,30%至50%的人曾經有過失眠的經驗,而10%的人則長期受到失眠的困擾;國內的研究也顯示失眠的盛行率大約是15%。

失眠會引起許多不好的反應,例如容易發脾氣或情緒低落、時常感到疲倦、注意力和記憶力減退、工作或學業的表現變差、安全(交通、工作、生活)上出現問題、罹患心臟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的機會增加等,影響的層面非常廣汎,所以失眠是一個很值得重視的問題。

非苯二酚安眠藥(如Zolpidem、Eszopiclone、Zaleplon)是最新一代的安眠藥,它的優點是可選擇性針對歐米加第一型受體作用,發揮安眠、鎮定的效果;而不會與第二型受體結合,所以降低了一般傳統安眠藥全身無力、記憶力減退的副作用;但是有可能會造成夢遊、失憶等異常的行為。美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在2007年宣佈:「包括Zolpidem、Eszopiclone在內的十三種安眠藥,必須在外包裝和仿單加註「可能導致怪異夢遊行為」等強烈警語」。主要是因為經過FDA的調查,有些失眠病患服用安眠藥後,會出現怪異行為的副作用,包括夢遊駕車、夢遊飲食等。

失眠古稱「不寐」、「不得眠」、「目不暝」。中醫治療失眠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早在《黃帝內經》即已提到「胃不和,則臥不安」與「邪氣客於五臟六腑」導致失眠的病機,並提出「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的治法和使用半夏湯的治方。

病因
失眠的病因主要有兩大類:(1)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所傷,與(2)體虛(秉賦不足、房勞太過、久病、年老)所致。

病機
依據中醫理論,「心藏神」、「肝藏魂」、「血舍魂」,神與魂(人體無形之部份)皆賴心、肝與陰、血(人體有形之部份)之附托而安於室;惝若邪氣擾心則神魂不安;惝若陰血虧虛則神魂失養;此皆能導致失眠。此外,心火與腎水必須相交(水火既濟)才能入眠。失眠的病位在心,而與肝、腎、膽、脾、胃有關。失眠的病性有虛實之分:(1)虛證之表現為體質瘦弱、神疲乏力、心悸健忘,病機是陰血虧虛、虛火擾心。(2)實證之表現為體質壯碩、心煩易怒、咽乾口燥、畏熱便秘等,病機是火熱熾盛、熱盛擾心。其實臨床上,許多病人是屬於虛實夾雜、本虛標實,不但有虛像,也有實像。火熱會擾亂心神,使病人不易入睡;陰血虧虛則心神失養,使病人不能久睡、熟睡,而容易醒來。

辨證論治
失眠的治法是本諸《內經》之治法「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辨證論治的分型有許多種分類法,一般常見的證型有下列七種:
(一)實證有三型:(1)心火上炎證、(2) 肝郁化火證、(3)痰火擾心證。
(二)虛證有四型:(1)心腎不交證、(2)心脾兩虛證、(3)陰血虧虛證、(4)心膽氣虛證。

證型

治法

建議主方

心火上炎證

清心安神

導赤散

肝郁化火證

清肝解郁

龍膽瀉肝湯

痰火擾心證

清熱化痰

黃連溫膽湯

心腎不交證

心腎相交

上下兩濟丹

心脾兩虛證

補養心脾

歸脾湯

陰血虧虛證

滋陰補血

潤燥交心湯

心膽氣虛證

補心益膽

安神定志丸

隨證加減:心火盛加黃芩、黃連、梔子,肝火盛加龍膽草、黃芩、梔子,有虛火加知母、黃柏、牡丹皮,陰血虧虛加生地黃、麥門冬、玄參、熟地、白芍、當歸,情志不舒加郁金、香附,便秘加大黃、枳實。安神藥可選(1)礦物類:琥珀、珍珠母、龍骨、牡蠣,(2)種子類:酸棗仁、柏子仁、五味子,(3)其它類:遠志、石菖蒲、夜交藤、合歡皮、茯神。

躁鬱症失眠常見的證型為肝鬱陰血虧虛證。臨床表現為憂愁之後,終日睏倦,至夜雙目不閉。病機是過分憂愁引起肝氣鬱結,肝氣鬱結不舒久則化為火,火耗陰血導致肝血耗、腎水枯;腎陰肝血虧虛則神魂失養,肝火上炎則神魂不安,神魂失養與不安則夜不得眠。治法當解肝郁、補肝血、益腎水。治方用潤燥交心湯(熟地一兩、玄參一兩、當歸一兩、白芍一兩、柴胡三分、菖蒲三分)。用芍藥、當歸以滋肝血,則肝氣自平;用熟地、玄參以補腎水,則滋水涵木,而肝血益旺;用柴胡、菖蒲解肝之郁,引諸藥而直入心宮,則心、肝、腎三氣自然相交。

老人失眠常見的證型為心腎不交證。臨床表現為夜不能眠、晝但欲寐。病機是心過於熱,則火炎於上,而不能下交於腎;而腎過於寒,則水沉於下,而不能上交於心;因而導致心腎兩不相交。治法當使心之熱者不熱,腎之寒者不寒,兩相引而自相合。治方用上下兩濟丹(熟地一兩、山茱萸三錢、人參五錢、白朮五錢、肉桂五分、黃連五分)。用黃連以涼心,用肉桂以溫腎,二藥同用,使心腎相交。再輔以補藥熟地、山萸、人參、白朮以補心腎之氣血陰陽。

針灸治法

針灸是治療失眠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針灸的療效也最神奇,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攻效大小取決於施針者的經驗。常用穴位有神門、內關、合谷、太衝、太溪、湧泉、百會、三陰交、足三里、陽陵泉、風池、安眠等

結論
新一代安眠藥的副作用雖然比以前小,但仍不可避免有成癮性、依賴性、抑制腦部功能的副作用,還有可能造成夢遊與失憶的行為。安眠藥只能暫時改善失眠的症狀,但是不能根本治好造成失眠的原因,也就是說「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無論如何,病人仍必須長期依賴安眠藥,不吃就睡不著,這也是大多數失眠病人的寫照。

中醫對失眠的治療是針對不同的證型(一般人所說的體質)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有熱象就用清熱法,有陰血虧虛就用滋陰補血法,既有熱象又有陰虛就用滋陰清熱法,然後再輔以治標的安神藥(不會有安眠藥的副作用),所以是「既治標也治本」。針灸是相當安全有效且作用迅速的治療方法,並且可以透過神經與內分泌系統的作用調節全身臟腑的功能,而且不須使用藥物就能達到治療的效果,也不會增加肝臟與腎臟的負擔。 (作者聯絡方式 e-mail:hyfw480826@hotmail.com)

王元甫醫師簡歷:

學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士(M.D.)、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醫學博士(Ph.D.)、醫師證書、中醫師證書、內科專科醫師(西醫)、針灸專科醫師。

曾任:台南市立醫院內科部兼任主治醫師、王元甫診所(內兒科)院長、長欣診所院長、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聯絡方式 e-mail:hyfw480826@hotmail.com)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