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米價飆升 亞洲地區不安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5月3日訊】作為目前全球食品價格上漲的一部份,國際米價在過去兩個月上漲了50%,自二零零四年以來已經翻番,創出二十年來的新高。不斷上漲的價格和不斷縮小的儲備數量在菲律賓、孟加拉等亞洲國家引起恐慌。一些主要大米生產國也相繼宣佈嚴格限制大米出口,更加劇了大米進口國的不安全感。由於農產品產量的剛性,高米價短期內仍將持續。

大米價格急劇飆升

進入二零零八年以來,由於氣候反常,稻米歉收,東南亞地區大米價格迅速飆升,目前的稻米的價格已比五年前上漲了三倍。

作為全球大米價格基準的泰國大米,僅三月二十七日的報價就從前一日的每噸580美元飆升至每噸760美元,一夜之間提高了30%左右。泰國100%B級或普通白米的價格,自今年初以來已經上漲了超過40%,估計在四、五月間將因為供應短缺,進一步上升30%至每公噸850美元。而泰國頂級香米的價格將上漲至每公噸1,200美元的歷史新高水平,這比今年初的600美元上漲了一倍。

亞洲不安 菲律賓尤甚

作為全球近一半人口的主食,大米價格的上升已經引起一些亞洲國家的不安,尤以菲律賓最為嚴重。作為全球最大的大米進口國,菲律賓正面臨大米供應日趨緊張、價格節節攀昇的「米荒」危機。過去一年,菲律賓國產白米的售價上漲了30%。商業大米以前每公斤18至28比索,現已漲至28至38比索。

分析家認為大米在菲律賓是政治敏感谷物,米價暴漲可能對阿羅約政府帶來新的政治風險。近日,已有多名參議員和一些非政府組織將大米危機歸咎於阿羅約總統。一個左翼農民組織也警告說,菲律賓如果出現白米短缺危機,或米價不受控制地節節上升,可能引發暴亂事件。

為此,阿羅約總統破例給越南總理打電話要求其對菲出口150萬噸大米,努力彌補其超過200萬公噸的缺口。政府還計劃今年把國內水稻的種植面積擴大110 萬公頃。為了節約糧食,政府還要求快餐店鼓勵顧客在用餐時只要半碗米飯,而不是一碗。此外,菲律賓司法部長也警告,貨倉業主和商家若被發現囤積米糧居奇,將被控「破壞經濟或掠奪」罪,一旦定罪,將被判終身監禁。

除了菲律賓,亞洲其他一些國家如孟加拉也面臨大米危機。孟加拉的白米賣價在過去半年狂漲了近60%,讓以米飯為主食的孟加拉人越來越感到吃不消。去年底,孟加拉和印度政府達成協議,打算從印度進口50萬公噸白米。但是在三月二十八日,印度宣佈調整出口價,每公噸白米從原本的650美元,顯著上調至 1,000美元。

另外,香港消費的大米有90%從泰國進口,從泰國的大米批發價格猛漲之後。香港的消費者幾天來一直在存儲大米,把一些商店裡的大米搶購一空。

不過,亞洲一些主要國家如日本、中國和韓國則不受米價上漲影響,它們在糧食生產上自給自足,並通過高昂的進口關稅或大量津貼來保護國內的稻米市場。在日本,由於年輕人都轉向西餐和麵包為主食,因此在需求量下跌的情況下,米價不升反跌。

出口國紛紛限制外銷

為滿足國內需求平抑物價,柬埔寨、越南、印度和埃及等一些大米出口國,在三月底相繼宣佈限制大米出口的措施。三月二十六日,柬埔寨宣佈除政府部門外,禁止所有私營機構出口大米;二十八日,越南宣佈今年大米出口量將減少約四分之一;同一天,印度禁止除價格最昂貴級別外的其他所有等級的大米出口;埃及政府宣佈從四月一日開始實施為期六個月的大米出口禁令,禁令實施期限比往年有所提前。

這些主要大米出口國的外銷限制政策,尤其是全球第二大、第三大大米出口國越南、印度等大幅削減出口量,令國際市場上交易的大米數量減少了大約三分之一,是導致此次價格飆漲的原因之一。

米價上漲不會是短期現象

專家指出,導致米荒和米價高企的禍根是低增長和高需求的碰撞,其中自然災害、農業耕地被佔用、生產成本增加、人口增長等,都是造成價格飆升的因素。

天災和氣候因素導致稻米生產欠收,如孟加拉遭旋風肆虐及洪水、泥石流襲擊、越南的水稻病毒及害蟲褐飛蝨問題、中國不久前經歷嚴峻的雪災、乾旱和其他惡劣天氣影響澳洲等國的大米產量等,這些都打擊了全球的稻米供應。

很多農民改種利潤更高的農作物,加上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使得世界各地的稻田面積進一步減縮。在印度,由於政府近年來的經濟政策多著重於城市,導致農業投入不足,糧食產量逐年遞減;在中東地區,一些阿拉伯國家為了大力發展石油工業,實施了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導致農業生產處於停滯狀況,由原來的「世界糧倉」逐漸變成了世界農產品的「頭號買主」。

而世界人口的增長,以及印度等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的飛躍發展,導致對大米需求的大幅增加,都給大米供應造成更大的壓力。

在印度尼西亞,過去十幾年來,人口增長速度遠遠高於大米產量。據統計,世界人口在二零五零年將達到90億,其中發展中國家將增加25億人。

另外,專家也指出,由於各國政府維持大米儲備的耗資不菲,儘管世界大米消費量超過生產量,但近十年來大米儲備量一直在減少。據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到去年七月底,世界稻米儲存量達7,210萬噸,是自一九八四年以來的最低點。

專家還指出,由於農產品生長需要一個生產週期,其產量具有剛性,所以價格的上漲將會持續,短期內不會緩解。

——選自《新紀元週刊》第65期
網址:http://mag.epochtimes.com/067/4596.htm(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歌、舞、音樂、美食帶你神遊亞洲
匯市量縮觀望 新台幣兌美元午盤貶2.1分
張誌家正式加盟La New熊 月薪二十萬元
印度台維斯盃男網賽 中華台北無緣爭冠亞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