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否應停止發展生物燃料?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6月1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袁野2008年6月13日華盛頓報導)美國第一夫人勞拉.布什星期四在意大利首都羅馬走訪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時候向這個國際救援機構的執行委員會發表講話,呼籲對目前的世界糧食危機掀起一場“全球性回應”。然而,很多人認為,造成這場糧食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國所倡導的生物燃料。那麼,為了化解糧食危機,美國是不是應該停止發展生物燃料呢?

勞拉.布什告訴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領導人,從阿富汗到非洲、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美國看到了這場糧食危機所造成的後果,也知道滿足人們的糧食需求是一個全球性問題,正因為如此,我們也需要一個全球性的回應。

可是,如何做出這個全球性的回應,各方卻各執己見。

*美國政府:生物燃料調解油價*

很多人現在都把糧食危機歸咎於生物燃料,但是,布什政府並不接受這種觀點,因為在導致糧價上漲的各種因素中,生物燃料所佔的比重相對很小;與此同時,生物燃料卻能緩和日趨緊張的能源市場。

美國能源部長波德曼和農業部長謝弗星期三聯合致函國會參議院能源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為美國的生物燃料政策進行辯護。兩位部長指出,美國的主要生物燃料乙醇已經開始對美國市場的高油價發揮調解作用,而隨著更多的生物燃料投放市場,這種作用將更加明顯。

儘管美國的汽油價格已經突破每加侖4美元,但是波德曼和謝弗在寫給國會的信中指出,如果沒有乙醇的話,美國需要增加72億加侖汽油供應以保持目前的消費水平,目前美國市場每加侖汽油價格可能會高出20到35美分。

*專家:生物燃料有利可圖*

專家指出,原油和成品油價格的上漲正在使生物燃料變得越來越有利可圖,這也可以解釋為甚麼從1980年到2005年基本處於休眠狀態的美國乙醇生產在過去三年裡出現爆炸式的增長。

據非政府組織可更新能源協會統計,美國2007年的乙醇年產量為65億加侖,居世界首位。全球第二大乙醇生產國巴西的年產量50億加侖。其次是歐盟和中國,產量分別為5.7億和4.8億加侖。

華盛頓智庫地球政策研究所研究部主任珍尼特.拉森說,生物燃料的推廣使得能源和糧食這兩個原本相對獨立的市場越來越緊密地聯繫到一起。如果農作物作為食物的附加值低於作為燃料的附加值的話,市場這只無形的手當然會把農作物從糧食市場轉移到能源市場。

拉森女士認為,美國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加速了這種資源轉移。她說:“美國政府最短視的一項政策是對生物燃料的轉化提供補貼。我們為乙醇生產提供的補貼是每加侖51美分。此外,對於巴西等國用更高效率轉化的生物燃料,美國征收不合理的高昂進口關稅。當然,還有國會硬性規定生物燃料產量的立法。”

布什總統去年12月簽署的能源法案大幅度提高了美國汽車的燃油效率標準,同時也包括鼓勵增加生物燃料生產和使用的條款。

關於生產乙醇的效益,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經濟系的學者算了這樣一筆經濟賬:假定美國政府目前每加侖乙醇的51美分補貼保持不變,如果原油價格在50美元一桶,乙醇生產商收購玉米的價格只要低於每蒲甚爾4美元就可以盈利;如果原油漲到100美元一桶,那麼,即使玉米漲到7美元,轉化乙醇還是可以盈利;而如果原油漲到140美元一桶,那麼,即使玉米價格漲到10美元,使用玉米轉化乙醇仍然有利可圖。

*遊說團體:生物燃料對糧價影響有限*

美國最有影響力的農業遊說團體之一美國農場主聯合會(AFBA)的能源問題專家安.斯泰克爾說,儘管生物燃料在目前這場糧食危機中成為眾矢之的,但是,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的統計顯示,過去一年全球糧食價格上漲只有3%可以歸咎於生物燃料。

她說:“一系列研究顯示,美國國會去年年底通過的能源法案對糧食價格產生了影響,但是這種影響是有限的。此外,我們不應忽視生物燃料的好處,這不僅僅是美國農場主聯合會的立場。馬里蘭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在汽油中添加乙醇使得油價降低了至少15%。另外,我們看到國際市場的糧食價格已經開始出現鬆動,比如小麥的價格最近就降了一些。”

隨著美國國內關於生物燃料辯論越發激烈,國會也開始關注這個問題。星期四下午,國會參議院能源委員會就生物燃料和糧食價格問題舉行聽證會。來自能源部、農業部、行業團體和學術機構的專家們就這個有爭議的話題展開舌戰。

相關新聞
世界糧價高漲誰之過 中印改善飲食之罪
糧食與燃料之爭 菲國專家建議以辣木解決
印度生物燃料無需成本 空氣污染代價昂貴
科學家找到新機理  用纖維素製造生物能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