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楚陽:高油價風暴 現代人無所逃

魏楚陽

【大紀元6月14日訊】高油價的日子,全世界都在承受。早在三十年前,著名的未來學研究者「羅馬俱樂部」就已經預言,到了西元二○三○年,人類就會遭遇經濟發展的瓶頸,到了二一 ○○年,人類經濟系統甚至將會面臨崩潰的危機,而一切的原因,就在於能源的供應已經到了匱乏的地步。姑不論這樣的預言是否會成真,國際原油價格目前已經上漲至每桶一三○美元,在德國,每公升汽油的價格,更已經上漲至一.五歐元以上,大約為台幣七○元。雖然德國的消費水準原本就較台灣為高,但是節節上漲的能源價格,也讓德國人的生活必須做出調整。

油價不斷上漲的原因,主要是全球市場供需的結果。全世界的原油供應,已經超過三十年沒有出現新的大量油源,即使是最近頗受注目的巴西外海油礦的發現,也因為開採的困難而仍屬於不確定的狀況。一方面原油供應沒有顯著增加,但是另一方面需求卻不斷的增加,例如新興工業國家印度與中國,雖然他們的每人平均用油量還是很少,相較於歐美工業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例如中國去年每人平均用油才○.三桶,美國則是高達三.一桶,相差高達十倍,但是即使如此,中國也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耗油國,去年消耗三億五千萬桶原油,而美國則是每年消耗高達九億四千萬桶原油,大約是全世界四分之一的原油。如果全世界都像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使用能源,恐怕地球上的石油早就枯竭。

德國人對能源依賴度甚深

德國人對於能源的依賴程度,比台灣人或許還要深。原油價格的上升所帶動的能源市場價格全面上漲,連帶使得電力與天然氣的價格也更加昂貴,不僅汽車所使用的汽油價格飆漲,一般家庭所用的廚房天然氣也一樣開始漲價,到了寒冷的冬天,昂貴的暖氣價格,更會成為所有家庭的沉重負擔。大家在面對汽油價格上漲時,最直接的想法,往往就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甚至是改騎腳踏車。但是對於像德國這個人口結構相當老化的國家而言,這些環保的點子卻派不上用場。老人家如果要出門,往往沒有其他選擇,許多老人都已經習慣自己開車出門,騎腳踏車或是到公車站牌,對老人家而言都太辛苦,因此汽油價格上升,對於德國這個老人比例相當高的社會所造成的衝擊,其實相當大。

此外,對於許多德國人而言,都市往往不是居住地點的最佳選擇,許多人都寧願住在市郊的小鎮裡,因為郊區的居住品質較好,空間較大,房價物價也都比較便宜,空氣比市區還要好。但是居住在市郊的前提,就是開車的汽油錢或是通勤的車票錢,都能夠透過住在市郊所省下的錢加以平衡。但是面對汽油價格飆漲,住在郊區的成本也已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之下,對於許多家庭的衝擊,也是難以估計的。更嚴重的結果,就是城鄉差距越來越大,因為通勤成本太高,市郊人口大量流失,工作人口將被迫搬到市區的小房子以節省交通費用,而住在郊區甚至鄉村的人口,也將會因為昂貴的交通成本,使得鄉村居民與城市更加隔絕,城鄉的差距也因而更加擴大,這也是能源價格上升在德國所引發的問題之一。

運輸系統規劃 相當進步

儘管如此,在德國能源價格主要還是由市場來決定。面對能源價格上漲所造成的生活壓力,政府只能透過各種社會福利政策,對經濟弱勢者以及通勤者加以補貼。也由於能源價格的高漲,德國的能源科技相當發達,不論是各種環保科技或是替代能源的開發,因為人們必須在高油價高電價的時代,自己尋找出路,調整生活形態和方式,以度過這種危機。直接面對高油價雖然辛苦,但在這種經濟壓力之下,德國的腳踏車道規劃因而相當進步,大眾交通運輸系統的規劃也相當完整,計程車更是只有在固定的招呼站或是透過電話叫車才有,以避免浪費汽油。節約能源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因為這不僅是一種愛護地球的利他美德,更是人們在面對日益昂貴的能源費用時,如何生活下去的必要方法。這也是為何德國人如此重視節約能源的最主要原因,因為這不是為了他人,而是為了自己。政府如果花大錢不斷宣傳節約能源,只能對少數人產生影響,但是如果能源價格昂貴,即使政府不宣傳節約能源,人們也會自己找方法來節約能源。

會由政府控制油價的國家,其實一方面低估了社會面對高油價時的自我調整能力,另一方面更是透過油價的控制,將油價作為政治的工具,但代價卻是慘重的,更造成了能源的浪費。馬來西亞為了維持低油價,政府今年甚至必須編列百億歐元的預算,來補貼油價。在印尼,近三年來的第一次汽油價格漲價才開始計畫,但政府為了維持油價,其實今年已經投入了兩百億美元的補貼。在中國,面對八月的北京奧運,中國政府更是小心翼翼,避免任何會引起社會不安的事情發生。在穩定壓倒一切的大前提之下,儘管國際原油價格早已飛漲,中國的汽油價格依然不動如山,這兩年來也只漲價過一次,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是國營石油公司的賠錢苦撐。

創造節能的生活環境

台灣在面對日益上漲的能源價格很辛苦,對許多人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壓力,但這也是一種轉機,讓台灣人調整生活方式,過一個較為節能的生活。政府尊重市場價格的大方向雖然沒有錯,但隨之而來的責任,就是創造一個促進大眾節約能源的生活環境,不管是便捷的大眾運輸系統,或是能夠讓單車安全行駛的單車專用道,這些都是在面對高油價時代,政府必須負起的責任。

──原載《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林麗美:高糧價時代 你準備好了嗎
英油執行長:增加投資是扭轉高油價之道
抗議高油價  韓貨車工會決議罷工
高油價不敢開車 台北市增加17萬人次公車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