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微言:馬政府滿月慶 八方看分明

郭微言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22日訊】股市一葉知秋 投資人氣沖沖

股市,是一國的經濟櫥窗。選前號稱「馬上」萬點起漲,選後台股走勢卻完全背道而馳,新經濟部長也信誓旦旦說要上萬點,偏偏馬政府上任滿月的6月20日,台灣股市又再重挫了145.30點,8000點關卡失守,一點面子也不留給老將還朝的博士內閣。

從馬政府520上任以來,台股指數一路狂跌,總共下跌1407點,跌幅高達15.1%,約三分之一的上市櫃公司、高達四百一十六檔個股,股價創近月新低。而且,外資法人賣超金額高達1,165億元,簡直把台灣當成提款機。根據證交所統計,市值從23.6兆元降到僅剩20.086兆元,台股市值蒸發3.51兆元,就算以目前820萬股民計算,平均每一位股民資產嚴重縮水42.8萬元。原先的台股的日成交量1200億到1500億元,急凍到近期日僅有八百多億元,號子營業廳裡人氣潰散。

行政院長劉兆玄在立院答詢時也自己表示對股市的表現不滿意,但卻表示尊重市場機制,也將考慮以合理手段維護股市,讓市場的信心會回復。不過,投資人對慢郎中的執政博士團隊罵聲不絕,市井小民更戲稱馬英九當初喊的「六三三」政見,恐怕也得掰解為台灣股市指數跌到6330點才會止跌回升。

雖然近期國際股市同樣不振,但是即使以同一期間的國際股市跌幅來看,台股相較美、日、韓等國嚴重超跌,美國那斯達克指數,只跌了2.6% ; 韓國跌8.2% ; 日本跌不到2.0%,唯一比台灣慘的就是中國大陸。在國際盤勢不穩,七月油電再漲價的壓力下,台灣也恐怕還有一波噩夢的出現。

朝令夕改 狀況連連 民怨沸騰

劉內閣施政的不穩定性與政策反覆,更讓外界錯愕大開眼界。綠卡的「危機」與「處理」能力 ; 幾位官員接二連三的失言引發軒然大波 ; 油價調漲風暴,引發社會震盪 ; 釣魚台海域撞船事件衍生的「不惜一戰」荒腔走板矛盾說詞 ; 水患救災遲緩 ; 肥料大漲還讓農民買不到 ; 腸病毒防治鈍化以及從520至今,行政院連一條法律修正案都提不出來,讓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也在黨政平臺上發飆,歹戲可說頻頻出籠。

國民黨立委對劉內閣一個月表現雖不滿意但仍勉為其難接受,鼓勵劉內閣趕緊鎖螺絲。至於,民進黨立院黨團更是不客氣的批評說,「馬上好歡慶滿月」,人民卻在 「度小月」,已創下包括道歉次數、舉債速度、物價漲幅、股市跌幅、施政滿意度跌幅、拚政治等「六項第一」,馬政府一個月來執政分數隻有四十一分。

據TVBS 6月17日的民調顯示,認為馬政府還沒有準備好的民眾高達66% ; 另外,對馬英九個人施政滿意的只有41%,不滿意的也有37 %。再根據民進黨在六月五日的民調顯示,50.8%的民眾滿意馬總統上任以來的表現,不滿意的民眾為42.7%。另據藍營媒體中時民調中心資料,馬英九總統個人的施政滿意,從三月下旬當選時79%,降到50%,值得注意的是,對馬英九感到不滿的民眾,原先還不到一成,如今則上揚至29%。調查發現,41%的受訪者肯定目前行政團隊的施政績效,有31%的民眾感到失望。

再回顧扁政府在2004年 底提出的張建邦為首的監委名單,當年藍軍矛頭對準擔任審薦委員的殷琪并且不滿名單偏綠居多,還有懸缺已久的四位大法官人事案,藍營都封殺硬是擱置三年使名單一直胎死腹中過不了關,五權憲制跛腳無法運作。此次,馬提名的監察院名單雖然自許滿意,但事實卻存在部份爭議人選,試、監委名單國民黨和民進黨立委都相繼的反彈,外界咸認為未來在立法院能否過關都有待觀察。

國共和談速成 朝野和解無解 耐人尋味

海基會與海協會兩會復談,稍可告慰的是表面上確實具有突破的歷史意義,但是,前恭後屈急就章的談判,換來的結果是福是禍,現在恐怕言之過早,整個的過程有無「矮化」台灣,損及主權尊嚴和人民權益,以及未來的真正政策導向與台灣的風險,在在都有待後續觀察和評估檢視。

馬英九當選時屢次高度強調「從感恩出發,從謙卑做起」,真誠愛台灣 ; 要包容和解,族群和諧 ; 愈是贏的多,愈要謙卑 ; 用人唯問德才兼備。馬政府如何信守誠信,外界當然要嚴陣以待,從嚴把關檢驗。

綠委賴清德質詢,歐鴻煉上臺就搞「去台灣化」,又搞藍色恐怖。無獨有偶,其他部門也有撇開正事不幹,專搞意識形態正名的事層出不窮,台灣郵政改中華郵政;外賓訪台改訪華;去綠改藍;去「台灣」字樣悄悄改回中國或中華真的有那麼燃眉之急嗎。

馬蕭與民有約,不是說「馬上準備好了」、「拼經濟」、「馬上好」嗎? 總的來說,怎麼會是這樣子的一個拼法,難怪人民會鬱悶洩氣了。韓國李明博「七四七」的百日倒閣,可是活生生的前車之鑑,馬政府的「六三三」難不成真的也要亦步亦趨步上後塵嗎,真的要深深引以為戒啊。@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創新無所不在
年終大掃除的省思
郭微言:倒數60天  總統大選先探
春寒料峭  惠蓀林場賞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