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市禽流感傳人風險高

【大紀元6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香港政府6月7日證實在一街市發現H5N1禽流感病毒案例後,隨即禁止大陸活雞供港三個星期,以追查禽流感源頭。有微生物學專家表示,事件反映禽流感病毒傳人的風險提高。

港府在九龍長沙灣保安道街市3個雞隻攤販的雞隻糞便樣本中,發現有高致命性H5N1禽流感病毒後,隨即銷毀該街市內9個雞檔合共2,700隻活雞,並宣佈自6月9日起禁止大陸活雞供港21日,同時將應變措施由戒備提升至嚴重級別。今次是香港自2002年以來,再次從街市樣本驗出H5N1禽流感病毒。

香港中文大學微生物學系陳基湘教授表示,街市發現禽流感病毒是非常強烈的警號,反映禽流感病毒傳人的風險提高,「因為在街市中雞隻是很稠密,所以如果有病毒的時候,通常會有很多雞隻會受到感染,病毒的數目也會很多。另外街市有許多市民會和禽鳥有近距離的接觸,所以雞隻感染後,傳給市民的機會相對的高,相對我們在飛鳥、雞欄或農場找到的雞隻,那個威脅對市民更加近」。

陳基湘並指出,今次雞隻未有病徵出現,這類被稱為隱性的感染,難以發覺,也比較有威脅性。

陳基湘說:「接種疫苗後就會保護雞隻,但是有一個情況就是,雞隻受到感染之後,牠沒有什麼病徵,也很生猛,但是很可能在特的糞便中會排有病毒,這個病毒也會傳給附近的雞隻。所以這種稱為隱性的感染是比較難處理,因為隱性的感染比較難被發覺,而隱性的感染對於人也比較有威脅,也是比較難處理的。」

他又指出:「如果是一個隱性的感染,可能那雞隻帶有病毒但是沒有人知道,雖然這個病毒對雞隻未構成問題,但是如果病毒傳給人,我們都要作為一個很嚴重的疾病處理,因為現在H5N1傳到人身上危險性很高。」

陳基湘不認為目前的疫苗在雞隻身上失效,而是打疫苗的效果存在一些複雜的因素:「因為如果你不打疫苗的時候,萬一有H5N1的品種在雞隻上,會在雞隻中引起很大的爆發,大爆發的時候,通常病毒的數量就會很多,而病毒多感染人的機會就大。打疫苗就令爆發的情況減少,但是就不清楚哪隻雞有病毒,因為它沒病徵,所以兩者是很複雜的問題。」

陳基湘說,今次事件再次證明中央屠宰是防止禽流感爆發的根本方法。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李華明議員(大紀元)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李華明議員要求港府徹查病毒來源和檢討目前的檢疫措施。

他指出:「那麼多的把關的環節是否鬆懈了,或者是如同人家說的有走私雞呢?如果是走私雞,就和我們那些註冊農場和我們檢疫的問題無關。當然走私雞帶來另一個問題,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走私雞進來,甚至到市中心的街市賣,如果是這麼大量的話,是相當令人擔心。」

李華明表示將在6月10日(周二)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會議中,提出有關的質疑。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7日表示,港府正在檢驗全港64個街市的活雞糞便樣本,若發現多一街市有禽流感病毒,將立即銷毀全港街市的活雞。(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緞妹美食坊】蔥油雞
保安道街市家禽檔疑禽流感
禽流感再現暫停入口內地雞
香菇雞肉棕—提前過端午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