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引發熊市 耐心等待績優股超跌

標籤: ,

【大紀元7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股市名言:「怎麼上去,怎麼下來。」全球股市歷經了2003至2007年的大多頭行情,金磚四國更成為矚目焦點,巴西五年漲7倍,印度五年漲6倍,上海兩年漲5倍,俄羅斯四年漲4倍,股市「超級大循環」言猶在耳。然而去年次貸風暴,今年的油價、糧價飆漲,使越南、上海等新興市場連連腰斬,歐、美股市也跌幅超過兩成,「熊市」呼聲不絕於耳,「現金為王」朗朗上口。股民如何自保,在熊市中保留實力,揀選績優股超跌時長期投資,將是下一波財富重分配的關鍵。

全球熊市來臨

美國道瓊股價指數從去年10月高點以來跌幅超過20%,技術面完全符合空頭市場的定義。這次是1962年來的第12次熊市,也是2002年來首次出現熊市。據Birinyi Associates公司研究顯示,前一次的熊市下跌29%,歷時322個交易日;最慘的一次是1973年一月,下跌45%,歷時694個交易日。

原油價格上週創145.85美元新高,全球股市飽受高油價帶來的通膨之苦,美國兩年期國庫券的殖利率由6月的2.63%下滑至2.53%,聯準會展開升息抗通膨的預期相當濃厚,市場更預期全球經濟將降溫,這一切都讓聯準會去年以來降息刺激景氣的努力化為烏有。

今年以來,美國道瓊與史坦普指數分別下跌了15.96%及15%,德國DAX、法國CAC、倫敦金融指數更下跌了20.84%、22%、14.36%,跌幅最重的是亞洲的越南52%、上海44%。

個股方面,國際知名大廠災情最慘重,今年以來,通用汽車下跌58.5%,保險巨擘AIG下跌55%,通訊大廠3Com重挫55.7%,衛星導航大廠Garmin下挫56%,手機大廠摩托羅拉大跌55%。通用汽車來到1954年以來最低點,雷曼兄弟也是8年的新低。

股民因應之道

短期間,在通膨危機未解除前,難以預測何處是底部。儘管如此,從長線2至3年的角度來看,此時投資價值已浮現。股民們如何在熊市中控制風險、累積財富,據《華盛頓郵報》的看法歸納如下:

1.謹守投資規劃:妥善規劃好預期報酬率、承受損失的極限、投資總部位等事宜。理性檢視手中持股,不隨情緒起舞。短線價差交易要非常小心,此時最好先觀望。即時短期操作,也要適度的風險意識,因為在股市真正觸底前,誰也不知道下檔風險有多大。但如果你這幾年都很保守,手上現金滿滿,倒是可以用較長的眼光分批承接。投資的資金最好在一、兩年內都不會動用。尤其退休人員,更要把握這些原則。

2.檢視手中持股的長期表現:不要只看最近半年的績效,即使菲律賓PSE指數今年以來下跌34.6%,但過去三年來年化報酬9.3%,過去五年的年化報酬13.3%,而投資Philequity基金則分別達到15%及16.5%的年化報酬。長期而言,投資股市仍舊是安穩累積退休金的最佳方式。

3.重新評估資產配置策略:檢視手中現金、債券、股票的持有比例,調整到合適的比例。

4.檢視投資組合的各股:如果持股中有小道消息的投機股,此時不妨先賣出。根據經驗,缺少現金、不配息的投機股都在末波段才反彈。考慮換股買進高股息且計畫實施庫藏股的績優股。

5.將近期的下跌拋諸腦後:此時展望未來更重要。今年亞洲表現最差的越南、中國、菲律賓及印度不都是前幾年表現最好的嗎?股市大幅修正都是久久才會出現一次,人們也會淡忘,重點是有沒有透過分散持股與資產配置來降低風險。此外,股市重挫後也出現了一些投資機會,此時正是物色超跌股的絕佳時機。

6.攤平成本:攤平成本在長期投資時尤其管用,可避免情緒因素的干擾。此時正是攤平成本的好時機。可採用定期(每周或每月一次)定額的方式,不管股價漲跌,也不管股市漲跌,進行機械式的攤平成本。

7.提高現金比例:熊市的圭臬是「現金為王」。提高現金比例,可降低持股暴露的風險,當股市開始反彈的時候又有現金可買進,可謂一舉兩得。但無論如何,都不要停止投資,那些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撤出市場的人都錯過了1998到1999年,以及2003年到2007年兩次多頭的大行情。

相關新聞
G8經濟宣言對高油糧價和通膨強烈憂慮
信用危機加通膨疑慮 亞股全面重挫
因應通膨危機 民進黨團擬具退稅條例交付審查
亞洲國家油電價解凍 台股跌幅最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