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法庭正式要求逮捕蘇丹總統

標籤:

【大紀元7月14日訊】海牙國際刑事法庭檢察官莫瑞諾─歐堪波今天指控巴席爾策劃種族屠殺行動,企圖清除三個種族,要求以種族屠殺、違反人性罪與在達佛發動戰爭罪等罪名,針對巴席爾發出拘捕令。這是國際法庭首次起訴一位在任國家元首。

巴席爾拒絕與國際刑事法庭合作。蘇丹政府的一位發言人,今天拒斥國際刑事法庭檢察官提出逮捕總統巴席爾的要求,他並揚言,假如此一爭議送交聯合國,蘇丹將採取進一步「反應」。

由於此一事件可能引發強烈的報復行動,因此若干西方國家大使館已勸告國人除非必須,否則不要前往蘇丹,聯合國也提高安全警戒的級別。

西方國家擔憂,蘇丹可能將達佛區聯合國領導的維持和平部隊或是援助團體驅逐出境。西方國家已經擬訂準備撤離的緊急應變計劃,大使館今天通知非重要的工作人員留在家中。

阿拉伯聯盟的一位官員今天表示,阿拉伯國家的外交部長將於18日召開會議,討論國際刑事法庭檢察官提出逮捕蘇丹總統巴席爾的要求。

此外,昨日英國廣播公司BBC昨天播報了中國正在達爾富爾地區從軍事方面幫助蘇丹政府的内容。消息稱,BBC「廣角鏡」節目在達爾富爾追尋到中國的軍用卡車,屬於2005年從中國出口到蘇丹的一批車輛。此外,中國正在幫助蘇丹訓練在達爾富爾地區駕駛中國A5型戰機的飛行員。但中共則指稱BBC的報道「不符合常識」且「別有用心」。

***
現年64歲的巴席爾,1989年6月30日發動不流血政變,推翻甫成立三年的民選政府,當時他獲得「全國回教陣線」全力支持。

巴席爾上台後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暫停憲法,並且解散國會與所有政黨。巴席爾幾乎肅清所有的高級將領,並與杜拉比通過「革命指揮委員會」與救國政府進行統治。

巴席爾的政府隨後採行較激進的回教教義與回教律法,讓南部地區的基督徒與泛靈論者,以及北部許多在英國統治下長大的阿拉伯精英感到不滿。

巴席爾與杜拉比建立「人民防衛軍」,部署在南部地區針對「異教徒」發動聖戰,而這更延長成為非洲最長的內戰,直到二零零五年簽署和平協議才落幕。

巴席爾政府1990年代,曾提供蓋達組織首腦賓拉登掩護達五年,而這位西方國家頭號通緝要犯就是在蘇丹加強他的恐怖網絡行動。

巴席爾擔任總統期間,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帶來慘重傷害的南北衝突,在2005年簽訂和平協議前,21年來的戰火造成150多萬人死亡。

蘇丹1999年開始出口石油,雖然遭到美國制裁,但在阿拉伯國家、中國、印度與馬來西亞的投資下,仍享有基礎建設與房屋興建的蓬勃發展。

蘇丹自1993年起持續名列美國的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儘管簽訂全面和平協議,達佛衝突仍讓蘇丹政府遭到國際社會批評。

美國說,達佛地區正發生種族屠殺;蘇丹政府軍及阿拉伯民兵聯手對付分裂的部族游擊隊,現在雙方的衝突也變得越來越混亂而複雜。

聯合國說,在戰爭、飢荒與疾病等影響下,高達三十萬人死亡,五年衝突中超過兩百二十萬人流離失所,但巴席爾政府聲稱,死亡人數為一萬人。

相關新聞
國際刑事法庭 擬拘捕蘇丹總統
國際法庭擬通緝蘇丹總統
國際刑事法庭擬起訴蘇丹總統  非洲聯盟反對
蘇丹總統可能被捕  阿盟將召開危機談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