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羅威爾免費民俗節慶 全美最大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徐明美麻州羅威爾市報導)一年一度的羅威爾民俗節慶 (Lowell Folk Festival ), 是全美最大的免費民俗節慶。從7月25日至27日連續三日在麻州羅威爾市中心舉行,是個老少咸宜的好去處。

這個多元化的民俗節慶已有20多年的歷史,有6個大型舞臺分散在市中心,由知名的舞蹈團、民俗歌唱家及民族樂器演奏家表演。除了設置兒童遊戲、販賣民族食品、展示各國手工藝品外,並開放博物館、畫廊供人們參觀, 吸引了許多新英格蘭地區的遊客。



人山人海的遊客。(攝影:徐明/大紀元)



服務員穿扮著19世紀的服飾。(攝影:徐明/大紀元)



自帶折椅看表演,好不遐意。(攝影:徐明/大紀元)



民俗歌手表演。(攝影:徐明/大紀元)



羅威爾JFK廣場舞臺前的人群。(攝影:徐明/大紀元)



Mariachi Estampa de America 樂隊演奏。。(攝影:徐明/大紀元)



兒童丟沙袋遊戲。(攝影:徐明/大紀元)



兒童玩曲棍球遊戲 。(攝影:徐明/大紀元)



Penpa Tsering 表演藏族樂器。(攝影:徐明/大紀元)



路邊藝人表演。(攝影:徐明/大紀元)



炎炎夏日, 噴水站讓遊客愛犬得到短暫的沖涼。(攝影:徐明/大紀元)



遊客歡樂起舞。(攝影:徐明/大紀元)



畫臉的幼兒。(攝影:徐明/大紀元)

柬埔寨藝人亞瑞(Yary Rilivan) 當場展示製作陶瓷藝品的技術。亞瑞在柬埔寨享有藝術碩士,但生活貧苦。他舉例當時畫一幅 3’x3’的油畫,只拿到美金六元的收入。亞瑞因不滿共產黨的欺壓,和妻子帶著孩子離開了柬埔寨,經由泰國難民營,七年前以政治庇護申請移民來美。現在羅威爾小學教書,課餘可從事藝術創作。亞瑞說,「我現在可以自由交友,做我喜歡做的事。」他感慨自由的可貴又說,「柬埔寨現在號稱自由民主,但是人們還是生活在共產黨的陰影下。」



藝人亞瑞展示陶瓷藝品的制作。(攝影:徐明/大紀元)



帶面具的兒童。(攝影:徐明/大紀元)



加勒比海遊行。(攝影:徐明/大紀元)



遊行隊伍一員。(攝影:徐明/大紀元)

羅威爾民俗節慶是由羅威爾國家歷史公園、羅威爾 藝術節基金會、國家的傳統藝術、羅威爾市政府、以及梅里馬克山谷旅遊局合辦。開車方便,停車一天只需美金10元。如需詳細資訊,可電話 978-970-5000,或到網站www.lowellfolkfestival.org 查詢。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時報編譯張沛元/美聯社密西根州羅威爾17日電〕美國密西根州老農海齊與妻子艾琳,去年11月不幸在一場車禍中雙雙身亡;數月後,這對生活簡單、待人和善的老夫婦的70幾名親友驚訝地發現,海齊夫婦竟在遺囑中將估計總金額多達160萬美元(約台幣5177萬6千元)的定存遺贈他們。美國密西根州老農海齊與妻子艾琳車禍身亡,在遺囑中將估計總金額多達160萬美元(約台幣5177萬6千元)的定存遺贈70幾名親友。
  • 【大紀元2月18日報導】2008 台灣慶元宵專題二(中央社記者馮昭台北十八日電)列入「台灣慶元宵」系列活動的七項「台灣之最」的活動中,除了三大燈會,其餘四項皆為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民俗節慶,平溪天燈、苗栗 (火旁)龍、鹽水蜂炮和台東炸寒單,都將在元宵節進入活動最高潮。
  • 【大紀元3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倪國炎金門十日電)金門縣金城鎮古崗村民董怡能,在台灣工作練就雙手擲六個陀螺及花式陀螺的功夫,被譽為「陀螺達人」,金城鎮公所特別邀請他在地方民俗節慶秀絕活。
  •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亞裔腎臟病門診中心主任蕭俐俐醫師應邀於4月13日(星期日)中午12:30pm至下午5pm在羅威爾華人聖經教會中文學校舉行醫療講座﹐並有免費健康檢查。
  • (大紀元記者梁雅如全是福鎮報導)哈佛醫學院Brigham and Women's醫院亞裔腎臟病門診中心及全美腎臟病基金會於4月13日下午在羅威爾華人聖經教會聯合舉辦專門為亞裔提供的免費健康檢查和醫學講座。
  • 在美國移地訓練的中華女壘隊,今天在波士頓近郊的羅威爾市跟新英格蘭狂潮隊打了最後一場比賽,結果中華隊以零比十一落敗,中華隊結束了在美東的三個系列戰,戰績四勝八敗,之後將轉往加拿大繼續參加加拿大杯女壘賽。
  • 聖約翰大教堂擁有雕刻精美的外觀和雙排飛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無疑問是晚期哥特式建築。教堂長377英尺,寬203英尺,白色拋光外牆上裝飾著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戶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飛扶壁。飛扶壁上妝點超過95位十九世紀荷蘭人物。一旁簡約的紅磚羅馬式塔樓與哥特式裝飾風格的大教堂形成鮮明對比。
  • 富維耶聖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與巴黎聖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樣,都是為了遏止社會主義公社的發展而建造,標誌著回歸宗教與傳統。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能成為精神生活和學習中心,以培養智慧、文化和修養等領域為宗旨。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涵蓋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圖書館、學校和醫院,還有西班牙王宮,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