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布賴特計劃促國際學生學者交流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7月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申華2008年7月3日華盛頓報導)富布賴特計劃被稱為美國外交關係的組成部份,這項計劃為美國學生和學者實地瞭解和認識世界提供了「面對面」的交流機會。幾位富布賴特學生最近剛從中國歸來,他們從不同的視角向外界介紹了中國,同時彰顯了富布賴特計劃的理念。

富布賴特計劃設立於1946年,提出這項計劃的是當時的阿肯色州聯邦參議員威廉姆.富布賴特,計劃故此得名。美國國會是富布賴特計劃的主要撥款者,主辦方是美國國務院的「教育和文化事務局」(BECA),經辦部門是國際教育研究所(IEE)等部門。

60年來,參加富布賴特計劃的約有28萬6千多人,其中10萬多人來自美國,富布賴特計劃涵蓋超過155個國家和地區。

國務院富布賴特計劃網站說,富布賴特計劃派出的不僅是學生、學者和教師,他們是知識、技能、思想和觀念的傳播者,是加強美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相互瞭解的「實踐者」。可以說,參加富布賴特計劃的人員是美國的民間大使。

富布賴特計劃因此強調深入民間,注重「直接接觸」和「個人互動」。艾裡斯.蓬特(Iris Chin Ponte)在北京師範大學從事學齡前兒童心理研究,並接觸了很多中國孩子和家長。

她說:「我們希望瞭解中國的教育理念,希望瞭解為甚麼中國在數學方面的得分那麼高,為甚麼理科方面得分那麼高,同時希望能共同分享經驗。如果我們兩國的文化能夠彼此合作,認識各自在兒童啟蒙階段的方法,我們就能夠幫助全世界的孩子們更加有效地學習。」

篷特說,中國教師和家長給3到4歲兒童制定的目標很高,而且經過努力,中國孩子往往能夠達到這些目標。相比之下,家長和學校給美國孩子制定的早期目標不算高。

克裡斯蒂.史密斯(Kristie Nicole Smith)曾是美國和平隊隊員,去新疆旅遊時,愛上了維吾爾族民族舞蹈。在富布賴特計劃贊助下,她如願以償來到烏魯木齊,研究少數民族舞蹈。

她說:「我愛上了維族舞蹈,知道自己今後一定會來研究這種舞蹈,研究舞蹈中蘊含的故事和意義。我有機會和漢人以及少數民族交朋友,我感到非常受歡迎。人們邀請我到他們家,參加各種聚會、婚禮等活動。我在那裏品嚐的食物真是太多了,如烤羊肉串(大笑)。」

富布賴特計劃強調,參加者要體現美國社會民族和多元化特點,史密斯說,富布賴特計劃之所以贊助她前往新疆,主要因為她本人是美國的牙買加後裔,用她的話說,她是美國的少數民族。從新疆回國後,她最近被任命為佛羅里達州李縣的「多元民族事務顧問委員會」委員,協助處理少數民族的住房、就業、醫療保健等事務,做到「學以致用」。

富布賴特計劃贊助各方面,各層次的文化交流。何若書(Denise Ho)是哈佛大學歷史系博士生,她在素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的上海研究文物保護,她注意到,上海地方政府乃至中國的文物保護理念發生了「重大轉變」。

她說:「我認為,人們對上海西方建築的看法已經發生了重大轉變。50年代,這些建築被看成是帝國主義的標誌;現在,對西方建築的利用方式變了,這些建築被用來說明上海以及中國大都市的發展史。」

如何評說東道國的問題,介紹美國的價值觀?接受採訪的富布賴特民間大使們各有各的表述,強調客觀與公正。何若書說,中國的文物破壞現象,農村地區比城市要嚴重。

何若書說:「我認為,文物破壞程度在農村地區比較嚴重,因為在城市,人們更加關注歷史遺蹟。不過,歷史名城平遙則是眾多的例外之一。那裏最初也是要拆城牆,計劃提出後被否決,因此得以使平遙成為重要的歷史遺蹟之一。」

不過,何若書說,上海城市建設中的文物保護與城市建設爭地矛盾並不稀奇,因為一方面要為公眾和後人保留歷史;現實地講,保留歷史遺蹟有助於旅遊和地方經濟。另一方面,上海市政府也要同時解決城市住房和道路等問題。

心理學工作者蓬特說,美中兩國兒童教育理念差異很大,各有千秋,似乎都需要某種補充。她說:「美國能夠同中國分享的一點是,我們教育學生,要能表達自己的意見,分享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感受,同時還要有創造性;不要總是遵從,要打破傳統;如果將(中美)兩種理念相結合,我們就都能擁有最好的學生。」

關鍵詞:富布賴特計劃,美國,中國,文化交流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留遊學Q信箱】想留學但錢不夠?
【韓國留學心語】韓國人的獨特個性(2)
留學海外,五小招幫你緩解文化的衝擊
在海外留學 女生不可不知的一些事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