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o:The Unknown Story》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56)

30 贏得內戰(上) 1946~1949年 52~55歲
張戎(Jung Chang),喬.哈利戴(Jon Halliday)
font print 人氣: 340
【字號】    
   標籤: tags: , , ,

30 贏得內戰 1946~1949年 52~55歲

毫無惻隱之心是毛澤東的最大優勢。一九四八年中共打長春時,因強攻不得手,改變圍困絕糧的辦法,欲迫使長春守敵投降。五月三十日,林彪下令:「要使長春成為死城!」

守長春的是鄭洞國將軍,他拒絕投降。由於城裡五十萬平民的存糧只能維持到七月底,鄭將軍要平民離城。

毛澤東批准了林彪的作法:「嚴禁城內百姓出城。」「只有帶槍和軍用品的人才能放出。」這是為了鼓勵國民黨軍人投誠。毛對林彪說:鄭洞國「人老實,在目前情況下〔即老百姓挨餓的情況下〕有可能爭取起義、投誠」。雖然他自己沒有憐憫之心,毛很懂得這一人之常情,懂得怎樣利用它。可是儘管鄭洞國內心「極度痛苦、絕望」,他沒有想過投降,一直堅持到最後。

圍困長春三個月後,林彪向毛報告:「圍困已收顯著效果,造成市內嚴重糧荒……居民多賴樹葉青草充飢,餓斃甚多。」對鄭洞國要老百姓出城的做法,林彪說:「我之對策主要禁止通行,第一線上五十米設一哨兵,並有鐵絲網壕溝,嚴密接合部,消滅間隙,不讓難民出來,出來者勸阻回去。此法初期有效,但後來飢餓情況越來越嚴重,饑民便乘夜或與白晝大批蜂擁而出,經我趕回後,群集於敵我警戒線之中間地帶〔『卡空』〕,由此餓斃者甚多,僅城東八里堡一帶,死亡即約兩千。」

林彪還說:「不讓饑民出城,已經出來者要堵回去,這對饑民對部隊戰士,都是很費解釋的。」饑民們「成群跪在我哨兵面前央求放行,有的將嬰兒小孩丟下就跑,有的持繩在我崗哨前上吊。戰士見此慘狀心腸頓軟,有陪同饑民跪下一道哭的,說是『上級命令我也無法』。更有將難民偷放過去的。經糾正後,又發現了另一偏向,即打罵捆綁以致開槍射擊難民,致引起死亡。」

甚至鐵石心腸的林彪也建議「酌量分批陸續放出」難民。報告上交毛後,沒有回音。林彪熟悉毛「默否」的老花樣,便自行做主,在九月十一日發出命令:「從即日起,阻於市內市外之長難民,即應開始放行。」但是這一指示未能實行,原因只可能是毛否決了它。只有對共產黨有用的人才被放出。某難民回憶道:「我們家是九月十六號那天走的,在『卡空』待一宿就出去了。是托了我老伴的福。他是市立醫院X光醫生,那邊缺醫生」。

攜槍逃亡的國民黨官兵及其家屬受到特別歡迎,沿途熱情關照優待。留在「卡空」裡的老百姓呢,活過來的人說,吃的是「草和樹葉子。渴了喝雨水,用鍋碗瓢盆接的。這些喝光了,就喝死人腦瓜殼裡的,都是蛆。就這麼熬著,盼著,盼開卡子放人。就那麼幾步遠,就那麼瞅著,等人家一句話放生。卡子上天天宣傳,說誰有槍就放誰出去。真有有槍的,真放,交上去就放人。每天都有,都是有錢人,在城裡買了準備好的,都是手槍。咱不知道。就是知道,哪有錢買呀!」

當時的長春市長記道:市民大批餓死是在廠「九月中旬」以後,那時「北地長春,業已落葉鋪地」,供人們充飢的唯一食物也沒有了。五個月的圍困下來,中共進入長春時,長春人口從五十萬減少到十七萬。就是中共的官方數字也承認餓死十二萬人。

參加圍城的中共官兵說:「在外邊就聽說城裡餓死多少人,還不覺怎麼的。從死人堆裡爬出多少回了,見多了,心腸硬了,不在乎了。可進城一看那樣子就震驚了,不少人就流淚了。很多幹部戰士說:咱們是為窮人打天下的,餓死這麼多人有幾個富人?有國民黨嗎?不都是窮人嗎?」

長春發生的事被嚴密封鎖。有幸離城的難民都發了「難民證」,印著四條「難民紀律」,其中一條是:「不得造謠生事及一切破壞行為」,嚴禁他們傳播餓死人的真相。中共粟裕大將說,利用餓死平民來迫使守城的國民黨投降這一長春模式,在「若干城市採用」過。只是粟裕大將沒有說是哪些城市。

毛毫不留情地利用平民為戰爭服務。「解放區」大多數青壯年男子被征入中共不斷擴大的軍隊,或當為前線服務的民工。後者數字尤其巨大,在遼沈戰役中,直接支前的民工達一百六十萬,二伕一兵。平津戰役中的民工數是一百五十萬。淮海戰役中高達五百四十三萬。這一支龐大的隊伍在前線修工事、運彈藥、抬傷員、送飯菜。

農活歸留在家裡的婦女幹,幫她們的只有小孩、老人跟殘疾人。她們還得照料傷病員,洗補軍服,做無窮無盡的軍鞋,給軍隊和民工碾米磨麵做飯。家家戶戶都要出糧,在淮海戰役期間農民出的糧達到二億二千五百萬公斤。★為了提供做飯的燃料,農民拆掉自己的草房。大軍搭的橋、鋪的路上,有不少農家的房梁。
(★糧也用來做向國民黨軍隊勸降的心理戰武器。一個老兵對作家桑曄講到他在攝氏零下十度的天氣裡,被困了整整一個月,「連皮帶和皮鞋底子都煮了吃」。「過陽曆年那天,我在前沿刨出來個凍得硬梆梆的死耗子,連毛都沒褪乾淨,生著就下肚了。多少年來我還是覺得那死耗子好吃極了。」「一到吃飯的鐘點解放軍那面就開喊,『小蔣介石們快過來投降吧,我們還有紅燒肉,今天剛宰的大肥豬』……當官的把能想出來的辦法部使上了,還是擋不住人跑。」)

在中共「解放區」,人們的全部生活都成了戰爭機器的一部分。這就是毛的「人民戰爭」。

是什麼使農民「踴躍支前」,用毛的話說,「長期支持鬥爭不覺疲倦」?中共宣傳說靠的是搞「土地改革」。沒錯。但那是什麼樣的土地改革呢?

毛澤東式土改的主要內容是由中共派「工作組」到農村,組織「斗地主」大會。會上對那些相對富有的人家和其他犧牲品,打罵折磨,甚至施以酷刑。提到土改,人們說起的都是這些記憶。分土地倒成了其次。

為了讓「工作組」的幹部們知道具體應該怎麼辦,一九四七年三月到六月,毛派專門整人的康生,到晉西北的郝家坡去創造典型。郝家坡第一天鬥爭大會後,康生對幹部和積極分子總結說:「我們對地主太客氣了」,「要指著鼻子罵」,「要提出讓他傾家蕩產,要教育農民敢於同地主撕破臉鬥爭」,「要死人,但死也不怕。」「多死點地主分子沒關係。」

康生指示把整家人作為鬥爭對象。鬥爭大會上,妻子跟丈夫一道被推搡著跪在瓦渣上,被吐唾沫、用鞋底抽嘴巴,被剝下衣服,被廁所裡舀來的糞淋在頭上。孩子們被別的孩子喚作「小地主」,打得頭破血流。康生站在一邊微笑地看著。

「地主」這頂帽子可以戴在任何人頭上。郝家坡早已在共產黨統治下多年,富人地也賣了,人也窮了,按中共《怎樣劃分農村階級成分》的標準,這裡就找不到地主了。沒有鬥爭對像怎麼行呢,康生規定群眾不喜歡的人可以作為鬥爭對象。於是村民們嫉妒、怨恨的人、通姦的人,便成了靶子。

康生的土改模式是幹部們的教科書。和彭德懷一道在一九五九年廬山會議上仗義執言的周小舟的夫人說:「我親身看了那個土改,想起來很難受。鬥地主,其實不是什麼大地主,只是勞動力缺乏,請個工人,種種地,就叫地主了。鬥的時候,搭個架子,把那些人吊起來。我看見的一個村子裡,四根繩子一齊吊了四個人。」其中一個是女的,「丈夫死了,女的那時都是小腳,在田裡做工是很不容易的,於是請個長工進來。他們問她糧食藏在哪裡?為什麼房裡糧食不多?我知道她家並沒有很多的地,沒多少糧食,但逼,逼供信,就要你交。他們把她的上衣剝掉,她有個吃奶的小孩,奶水往下滴,小孩在地上哭著爬著要舔奶吃……人們都把頭低下來不敢看。」「村子裡男女老少都要來,連小孩子都要來看,強迫著來。叫你舉手,你是不敢不舉手的,不舉手你也會遭殃。幹部有的是痞子幹部,真正的老實農民到那時惹不起那些痞子幹部。」

周小舟和夫人反對這類做法。但他們接到的指示說,這是受壓迫受剝削的窮人翻身復仇的正義行為。當時的口號是「群眾要怎麼辦就怎麼辦」。毛實際上要的是幹部們鼓勵暴行。周小舟等人被指責為阻礙群眾運動,被當作「石頭」「搬掉」。

毛對土改的暴行知道得一清二楚。一九四七年八月十六日到十一月二十一日,他在陝北佳縣。根據給他的報告,那裡的土改:「有用鹽水把人淹在甕裡的。還有用滾油從頭上燒死人的。」有個地方甚至「規定誰鬥地主不積極,就用亂石頭打死。」

毛那年底住陝北楊家溝時,不引人注意地去觀看了鬥爭大會。會上的殘忍作法連出身貧雇農的警衛也覺得「過火」。會後,他跟警衛們講到土改中的各種刑罰如「吊、打、拉、磨、殺等」,「有的甚至連小孩子也鬥到」。

一九四八年初,中共佔領地區擁有一億六千萬人口,絕大部分在農村,都經歷了土改。中共政策是百分之十的人口是「地主富農」,這意味著僅就這兩種人,還不算康生新加上的鬥爭對象,起碼一千六百萬人成為受害者。死亡難計其數。

土改的結果,據給毛的報告是「人人都害怕」,「農村極度緊張」。同情中共的美國記者傑克.貝登(Jack Belden)在河北看到土改後說:「恐怖的手段越來越厲害,人口中相當一部分被消滅。」「在中共地區的農民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恐懼與謹小慎微。」

毛澤東的目的達到了。中共要農民出兵、出夫、出糧、出錢時,他們大都一句怨言也不敢發,還得表現積極。(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九二八年四月,毛還在井岡山時,南昌起義的倖存者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奔他來了。這支部隊頭年十月歷盡千辛萬苦到達南海岸,沒有看到任何蘇聯軍火,卻被打散,剩下的人聚集在四十一歲的朱德麾下。朱德是職業軍人,曾在滇軍中官至旅長。三十六歲那年他到德國留學,在那裡參加了共產黨,以後去蘇聯受軍訓。
  • 毛澤東一接到中央任命,就準備擴大地盤。國民黨軍隊也要打來了。一九二八年六月,蔣介石打敗了北京政府,統一了中國大部,建都南京,著手恢復秩序。一九二九年一月十四日,毛率領朱毛紅軍離開井岡山。朱毛紅軍經過一些變故,眼下有人馬三千。
  • 這時黨的總書記是沒什麼能力的向忠發,莫斯科任命他純粹是基於他出身「無產階級」,當過水手、碼頭工人。中共負實際責任的是周恩來,做決策的是莫斯科在上海的代表。這段時期代表們大都是歐洲和美國的共產黨人。直接管事的,一個是德國人叫愛斯拉(Gerhan Eisler),以後做過駐美國的情報長官。
  • 一九二八年,蔣介石建立南京政府之後,著手讓各地軍閥交出軍權,以建立統一的國家軍隊。一批軍閥頑強抵抗,一九三○年初,有幾十萬大軍參加的「中原大戰」一觸即發。莫斯科決定利用這場大戰幫中共建立全國性政權。周恩來三月離開上海去蘇聯討論此事,帶去紅軍的詳細材料。
  • 在冬天的寒風裡,沒穿外套,年僅二十九歲的開慧,被綁著押過長沙的街道。路上,一個軍官下令給她叫了輛人力車,士兵們在兩邊小跑。刑場在城門外,四下是一片荒墳。行刑人開槍後,把她的鞋脫下來扔得遠遠的,怕死者的魂魄追著他們索命。
  • 自一九二九年初離開井岡山以後,毛澤東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完全控制了兩支軍隊:朱毛紅軍和彭德懷軍,以及閩西紅區。但他眼睛一直盯著井岡山東邊的江西紅軍和他們的根據地。
  • 一旦把紅軍中曾經反對他的人殺得差不多了,毛就著手對付江西共產黨人。十二月三日,他派李韶九去江西領導人所在地富田,給了李一張單子,單子上都是那些夏天開會把劉士奇選下台的人。毛說那個會是「反對毛澤東」的「AB團取消派的會議」。他下令:「來一個大的破獲,給以全部撲滅」。
  • 在延安整風中,毛的另一個目標是叫整個中共領導層匍匐稱臣,使他永遠不再需要莫斯科的認可。
    德國入侵蘇聯不久的一九四一年秋,毛召開一系列政治局會議,要所有過去反對過他的人,引起過他不快的人,都卑躬屈膝地譴責自已,唱他的頌歌。大多數人,如張聞天、博古,都乖乖照辦。
  • 助毛下毒的是金大夫,幫毛阻止王明去莫斯科的是周恩來。那時蘇聯飛機來往延安,得請蔣介石點頭。周對潘友新大使說:「國民黨不讓王明同志離開延安。」當時也在重慶的林彪告訴潘友新,周根本沒向國民黨提出王明去蘇聯的事,原因是毛的指示。
  • 整風也使毛的盟友增加了對他的畏懼感。他的主要幫手康生在那段時間非常怕毛。康生也是地下黨,他的背景複雜。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入黨都不清不楚,他提的入黨介紹人否認介紹過他。許多人給毛寫信提出對康的懷疑,有人說他被捕叛變、出賣同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