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俄羅斯起衝突 格魯吉亞成北約的燙手山芋

【大紀元8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秉鈞布魯塞爾特稿)格魯吉亞與俄羅斯因南歐希夏引發的武力衝突雖已逐漸平息,但兩國間的爭議尚未解決,而格魯吉亞也因這次衝突,成為支持它最力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的燙手山芋。

在格魯吉亞與俄羅斯發生武力衝突後,北約除召開會員國大使及外長級緊急會議,譴責俄羅斯的軍事行動及重申支持格魯吉亞加入北約外,並在同意成立強化雙邊諮商的北約─格魯吉亞委員會的同時,宣佈停止北約─俄羅斯理事會的運作機制。

表面上看來,面對軍力強大的俄羅斯,扮演弱勢角色的格魯吉亞,在這次衝突中尋求北約奧援時,可說獲得大勝,相對之下,莫斯科則是全面敗退。

北約一面倒地支持格魯吉亞,自然與它今年四月在布達佩斯召開高峰會時早已承諾,將會讓格魯吉亞成為它的會員國有關;而不願見到俄羅斯肆無忌憚地以軍事行動威脅未來潛在的北約成員,更是北約這次全力支持格魯吉亞、對俄羅斯採取強硬立場的另一因素。

自然,美國在這次衝突發生後,對俄羅斯採取堅定作為格魯吉亞後盾、毫不退讓的政策,多少也影響北約盟國支持格魯吉亞的立場。

但問題是,美國雖是超級強國,但它終非北約的全部;它對北約的影響力雖大,但要想完全主導北約的走向,恐怕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容易。

這從十七日應美國要求,在布魯塞爾召開北約二十六個會員國外長緊急會議,商討北約與俄羅斯及格魯吉亞之間的關係就可看出。

雖然北約會員國外長們在會中仍作出支持格魯吉亞及對俄羅斯採取更嚴厲措施的決定,但北約外長斯海佛會後「目前北約並無意對俄羅斯關上所有大門」的談話卻顯示,並非所有北約國家願意採取和美國一樣的強硬政策,為這次衝突過度刺激莫斯科。

其實,從原本計劃只舉行一小時的外長會議,最後拖延至約四個半鐘頭才結束,已可看出,北約國家在會議中討論與達致共識的過程,並不平順。

一些北約盟國的外交官員也不諱言,對這次俄、喬之間的衝突,北約能迴旋的空間及餘地並不大,主要是會員國間已形成以美、英為主,並結合前中、東歐國家等支持對莫斯科採取強硬立場的集團,以及反對採取可能傷害與莫斯科關採的西歐國家集團。兩個集團意見相左,自然抵銷北約的整體力量。

即使是在支持格魯吉亞未來加入北約的議題上,儘管英國外相米勒班近日多次重申大力支持之意,並表示北約已開始進行相關程序,但並非所有北約國家均持同樣的看法。

鑒於北約組織章程中清楚規範,任何北約會員國遭受改擊時,其它會員國應立即介入協助,一些北約會員國已開始質疑,與俄羅斯常起爭執的格魯吉亞一旦加入北約後,如再度與俄羅斯發生武力衝突,北約在沒有選擇下,是否只有介入,陷入與莫斯科為敵的危機。

比利時外長戴胡克就認為,這次格魯吉亞與俄羅斯發生武力衝突一事,也應納入作為詳細評估格魯吉亞加入北約的要件之一。

只是,面對這次格魯吉亞與俄羅斯間的武力衝突,北約既然已選擇了喬治亞這個燙手山芋,至於這一選擇是否會對北約未來與俄羅斯在對抗國際恐怖組織、維和合作,以及歐洲和平發展上產生負面的影響,就算北約可能擔心,恐怕目前也已無法顧及了。

相關新聞
喬治亞爭端 聯合國支持六點原則 立即撤軍
俄羅斯國會準備承認格魯吉亞分離地區獨立
目擊者:俄羅斯開始從格魯吉亞撤軍
英外相:格魯吉亞入NATO申請案已正式展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