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他生日:畫壇老頑童--劉其偉

唐慧欣
font print 人氣: 28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8月25日訊】人的一生是否一成不變?或者,隨著見聞、視野的拓展,再加上一些契機,能讓自己開闢出另一片天?在90年的歲月中,畫壇老頑童劉其偉也扮演了保育代言人、原始探險家、人類文化研究者等角色。1912年的今天正是這位老頑童探索世界的開端。

出生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的劉其偉,8歲時就因為家中債務問題,全家移居日本橫濱。後來又在東京大地震後移居神戶。靠著自己打工賺取學費,18歲時,取得日本神戶英語神學院(Kobe English Mission School)學位。1932年,劉其偉20歲時進入日本官立東京鐵道局教習所專門部電器科就讀。並於1937年中日戰爭後,回到廣州中山大學電工系任教。隔年,與顧慧珍女士結婚。

1945年移居台灣發展的劉其偉,繼續從事電力研究工作。1949年,劉其偉偶然到了中山堂觀賞「香洪畫展」。展覽中友人對他說「香洪是工程師,你也是工程師,為什麼不畫?」劉其偉聽後,開始自修繪畫。1946年劉其偉的水彩作品《寂殿斜陽》入選台灣第五屆全省美展,成為他的出道作,讓他更有自信地邁向藝術殿堂。

無師自通的劉其偉,有著他獨特的個人畫風,但是,這要歸於他在中南半島的經歷,劉其偉曾在1965年被外派到越南。2年的所見所聞,致使他的畫風轉向原始藝術。外派結束回國後,劉其偉充滿獨特風格的個展獲得好評。甚至受邀至國外展出,像是菲律賓、新加坡等地。

劉其偉的代表作,像是《薄暮的呼聲》《婆憂鳥》《斑馬》《瓢蟲的婚禮》等,其中,婆憂鳥系列廣受好評,為劉其偉1979年起不斷創作的主題,其中又以《薄暮的呼聲》為經典。擁有蛋形的身軀、小小的眼、黑色的背、紅色的腹、細細的腳ㄚ以及小巧的嘴的婆憂鳥。

「婆憂鳥」出自於劉其偉的祖母口述,也是他最難忘的傳說故事。曾長生在《劉其偉──東方的現代原始人》一文中寫道:「從前,有一個窮苦人家過端午節,小孫子吵著要吃粽子,老祖母沒錢買粽,只好用泥土做了一個假粽哄他開心;沒想到,小孫子把假粽子吃到肚子裡,死了;老祖母非常傷心,日夜流淚。後來小孫子變成了一隻美麗的小鳥,每逢黃昏,就停在家門前的大樹上呼啼著婆憂」。

此外,劉其偉對於原始部落藝術十分熱衷,漸漸涉入文化人類學研究,曾先後至南美洲探訪馬雅及印加古文明藝術,又前往蘭嶼、南非、婆羅洲拉讓江流域、沙巴、東非等多處進行文物採集及田野調查。劉其偉對原始部落藝術的熱情,在他81歲高齡時仍舊不減,當時他還組成探險隊前往大洋洲巴布亞新幾內亞,進行石器文物的藝術研究。

一生熱愛自然,同時付諸行動的劉其偉,也曾擔任玉山、雪霸和金門寺國家公園的榮譽森林警察。渴望用他的畫作、他的生命,喚起大眾對大自然的保育、愛護。

2002年,這位畫壇老頑童逝世前曾說希望自己可以再活另一個90年。雖然他的生命無法延續,但他對於生命的態度、不斷探索的精神,卻是值得每一個人學習以及流傳。@*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687年7月5日,英國數學家牛頓爵士(Sir Isaac Newton, 1643 - 1727)出版了拉丁文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以下簡稱《原理》),內容包括了後來被應用了二百多年的萬有引力及三大運動定律。
  • 關穎珊(Michelle Wingshan Kwan)是美國和華人地區家喻戶曉的名字,她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花樣滑冰選手之一,她的滑冰美姿輕靈柔媚、暢快奔放,像飛舞在冰上斑斕絢麗的蝴蝶,因此被譽為「冰蝴蝶」。
  • 日前宣布退休的前微軟總財比爾.蓋茲和被譽為股神的沃倫.巴菲特,無疑的是當今世界的名人,他們出名的原因人人都很清楚,那就是他們非常富有,另外一個原因可能大家也不陌生,那就是他們都熱衷慈善事業。
  • 「黃飛鴻」是華人世界家喻戶曉的名字,但大多數人認識的可能不是歷史上的「黃飛鴻」,而來自超過百部以「黃飛鴻」為題材的電影裡的主角。特別是90年代由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不僅武功高強,而且仁義為懷,愛國憂民,深受觀眾喜愛,成功的塑造了「黃飛鴻」一代俠客形象。
  • 談到「110米欄」,對熟悉田徑賽的人來說,可能了解這個短跑項目,是西方人的專長,在體質上區分,亞洲人並不大有利。但就在2006年的今天,大家或許透過電視轉播,同時見證了中國運動員劉翔打破紀錄的那一刻。一個身影以飛快的速度在直線跑道上奔馳,跨越10個欄架,奮力衝向終點。全場響起熱烈的鼓掌、觀眾紛紛起身叫好。
  • 提到《傲慢與偏見》 就想到珍.奧斯丁機智風趣的文采,她的小說中十八、九世紀之交英國鄉村中產社會中的小騷動、小衝突、小煩惱、小喜悅就生動地浮現在現代人的腦中。
  • 為大家尊稱為「南非國父」的納爾遜.羅利拉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1918年出生於南非特蘭斯凱一個部落酋長家庭。南非中央銀行選在今天曼德拉90歲生日的日子,把5百萬枚面值為5蘭特的硬幣投入流通,而特別的是每一枚銀幣上都鑄有曼德拉微笑的肖像,以表揚他為南非付出的努力。
  • 李小龍(1940-1973),原名李振藩,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出生於美國舊金山,西洋名是 Bruce Lee。

    李小龍自幼體弱多病,他的父母為了讓他袪病健身,在李小龍7歲時便讓他練習太極拳,沒想到從此以後李小龍踏上武學之路,並闖出一番名號。

  • 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為第一個踏上月球表面的人,1930年8月5日出生於俄亥俄州的沃帕科內塔(Wapakoneta)。1947年,阿姆斯壯進入普渡大學就讀,兩年後在海軍服役三年,再繼續學習並於1955年畢業,後來在南加州大學獲得了航空工程學碩士學位。
  • 有些科學家無法突破現有的知識,局限在前人的觀念中打轉,因此一生只能人云亦云,不會有什麼大的進展;有些則能夠從自己觀察到的自然現象中,大膽的推理、研究,因此能夠獲得難以預料的成就,即使成果不一定能為當時人所理解,但肯定會對後世造成巨大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