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家長上網到香港搶購進口奶粉

全國逾6千嬰兒患腎結石3人死 京滬穗家長紛湧醫院

人氣 5

【大紀元9月18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毒奶粉事件越揭越人心惶惶。內地驗出22個生產企業的奶粉含有工業化學品三聚氰胺後,引起全國震驚。上海、北京及廣州等大城市昨日有大批家長帶領同子女到兒童醫院檢查,並且搶購進口奶粉,價錢隨即抬高;亦有上千名大陸人湧進香港,搶購外國奶粉,從深圳到上水和粉嶺等鐵路線旁的藥房和超市人滿為患。然而農村消息閉塞,很多家長仍蒙在鼓裏,繼續餵小孩喝三聚氰胺奶粉。繼香港後,毒奶粉亦禍延海外,丹麥和瑞典的Arla奶品集團表示,由於中國的合作伙伴被發現產品含三聚氰胺,所以他們亦要回收部分產品。台灣亦已下令禁止進口大陸問題奶粉。

據中共衛生部長昨日宣佈,由9月12日至17日,全中國衛生系統一共通報6,244名嬰兒患有腎結石,比15日公佈的患兒數多5千人。其中1,300多人留院,158人出現急性腎衰竭,并另有一名嬰兒因腎病死亡,使死亡人數增加到3人。早前的報導指出,食用毒奶粉後患上泌尿系統疾病的嬰兒遍及20多個省市。

官員:數億國人受污染多年

中共黨政體制內的官員也不得不承認摻毒食品問題的嚴重性。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昨日發表文章指出,數以億計的中國人,不知不覺中,早已吃了好多年用三聚氰胺喂養出來的豬肉、牛肉、雞肉,喝了很多年添加了三聚氰胺的成人奶粉,不知不覺中,都受到了三聚氰胺的污染。

由於有越來越多的嬰孩喝過三鹿牌奶粉後出現腎結石問題,而且越來越多品牌的奶粉被揭出摻進了三聚氰胺,包括香港人熟悉的伊利和蒙牛也榜上有名,所以觸動全國恐慌,上海、北京及廣州等大城市昨日有大批家長帶同子女到兒童醫院檢查,以診斷有否患上泌尿系統疾病。

在北京,有人更要求院方說明,可飲用哪一款奶粉。有家長說,他們現時對內地生產的奶粉完全失去信心,外國奶粉即使較貴,亦要購買給孩子食用。

在大型超市,被發現含有三聚氰胺的各大牌子奶粉被取下架,並有人帶著問題奶粉到超市取回款項。


昨日在武漢一家兒童醫院,一名長期飲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的男童,正接受B超檢查是否出現腎結石。(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內地進口奶粉再漲價15%

據中央社報導,在國內22隻品牌的嬰幼兒奶粉摻有三聚氰胺的消息傳出後,嚴重打擊中國民眾對國產奶粉的信心,進口奶粉趁機坐地起價,陸續宣佈漲價,有不少媽媽開始流行上網訂購香港販售的進口奶粉。

綜合廣東《新快報》和《南方都市報》報導,奶粉經銷商透露,繼今年4月進口嬰幼兒奶粉集體漲價後,雅培、美強生兩個品牌進口奶粉近期將再度調高價格,其中美強生各系列奶粉平均上漲15%左右。

對消費者質疑,進口奶粉是否選在毒奶粉風波延燒之際漲價,美強生相關人士表示,早在3、4個月前就作出漲價計劃,與三鹿奶粉事件完全無關。

粵民網上或來港購入口貨

受到進口奶粉漲價的預期心理影響,在廣州媽媽網中山媽媽分論壇,不少網友開始發起網絡購買香港販售的進口奶粉。網友「幼大班」表示,他提供的奶粉「均來自香港正規超市和藥房,全部是正宗貨」。還有網友在購物網站上開店,販售香港買來的進口奶粉。

深圳羅湖海關人員也說,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後,中國旅客前往香港購買嬰兒奶粉的情況激增,旅客攜帶奶粉的數量也明顯上升,從過去每人平均攜帶一箱(6罐),到現在每人攜帶兩箱左右。

香港藥店聯合會負責人表示,來自大陸的人都被限量購買奶粉,每人最多只能在一家藥店購買3罐奶粉,以確保對香港人的奶粉供應不會中斷。

在九龍城多間藥房,未見有內地奶粉出售。其中一間藥房東主說,一向沒有出售內地奶粉,又說近期多了內地顧客購買外國牌子奶粉,因此加了三成庫存。

香港市民陳女士對本報說,她偶爾會到深圳購買較便宜的伊利、蒙牛牛奶以及雪條等,今後會減少購買大陸生產的奶類製品,不過由大陸奶類加工的食品則防不勝防。另有市民說,擔心嬰兒健康受影響,暫不會讓子女進食雪條、雪糕等奶類製品。


昨日在武漢一家兒童醫院內,擠滿等候接受B超檢查的家長和子女,這些孩子都長期飲用含三聚氰胺的不同牌子奶粉。(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香港抽查40款內地奶製品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昨日在市面再抽取40款內地牛奶及奶類製品樣本化驗,其中30個樣本屬於依利牌,5個是蒙牛牌,4個是光明牌乳酪,包括紙包奶、雪糕及雪條等產品,餘下一個是在內地製造的雀巢精裝媽媽奶粉,最快今日有結果。

食物安全專員陳漢儀表示,本港並無三鹿奶粉供應。內地前日再公佈22隻牌子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後,正了解本港是否有出售。當局已將問題奶粉的名單向業界公佈,要求入口商如發現有名單上的奶粉,立即停止發售。香港前日驗出「伊利牧場大果粒酸奶味雪條」(90毫升)含有微量三聚氰胺。

雀巢公司則發表聲明說,先後在公司內部及由公司外的第三者化驗產品,包括鮮牛奶製成的產品,結果均顯示產品沒有三聚氰胺。

問題奶品禍延北歐企業

另一方面,據法新社報導,丹麥和瑞典的Arla奶品集團說,由於集團部分產品由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生產,而蒙牛的產品被發現含有三聚氰胺,所以有關產品要回收。

蒙牛因捲入毒奶粉案,昨日突在港停牌。而位於內蒙古的蒙牛集團發表聲明道歉,表示會將不合格的奶粉全部收回,消費者可退貨,相關產品的生產線會停產整頓。又稱會加倍賠償因食用問題奶粉而患病的消費者,5年內驗出患病與進食問題奶粉有關,亦可獲賠償。

中共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承認,部分問題奶類產品已出口到孟加拉、緬甸及加篷等國家。

河北省副省長楊崇勇承認,在問題奶粉事件上,未有按規定在收到死亡報告後兩小時內上報,而是延遲了一日才報告。他解釋是因為省本身亦進行調查,並非蓄意隱瞞。

中共陸續抓出替罪羊

為平息民憤,中共當局正在趕緊抓出涉及事件表面的替罪羊,以圖掩蓋背後更大的黑幕。楊崇勇宣稱,問題牛奶供應商早在2005年已在奶中加入三聚氰胺,奶粉製造商三鹿集團一早知道事件,但一直隱瞞。據稱,在三鹿集團的372個供奶站中,有41個在牛奶中加入了三聚氰胺,目前警方已經抓獲了27名犯罪嫌疑人,其中有4人已經被逮捕,他們多為供奶站的經營者。

中共媒體並報導,三鹿集團總部所在的河北省石家莊市,中共河北省委決定免去冀純堂石家莊市委副書記、常委、委員職務,同時將按程序免去其市長職務;而公安則刑事拘留三鹿集團原董事長兼總經理田文華。

其實早在2007年1月初,廣東《南方周末》報導部分奶農、奶企在職職工和原職工證實,乳品企業在一些地方收購的原料奶中摻假。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的網站也在當年1月4日轉載了該文章,所以質檢總局早就知曉乳品質量問題。但是,這些事關人命的問題曝光之後,中共當局一直置若罔聞,以致乳品企業摻假泛濫,有毒奶粉充斥全國,最終造成許多嬰兒喝了有毒奶粉後患病以至死亡。◇(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民眾對國產奶粉失信心 進口奶粉漲價
被毒奶所累 恆天然總裁召開新聞發佈會
民進黨:組專案小組  因應兩岸與立院情勢
北市府:大陸製奶粉全面下架  違者重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