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基球場故事/洋基紀念碑公園 另類觀光墓園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9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徐正揚報導】說到洋基球場,一定不能不提紀念碑公園(Monument Park)。

洋基是大聯盟第一支把退休背號永久高掛在球場內的球隊,且因歷史悠久、戰績輝煌,退休背號數量也是大聯盟最多,使得洋基球場成為擁有退休背號最多的球場,走進球場後往左外野全壘打牆外望去,在客隊牛棚旁的那塊區域,就是紀念碑公園。所有洋基的退休背號都陳列在這裡,每個背號前都有鑄著球員肖像、生平介紹的紀念碑。

早年,這些被戲稱為「墓碑」的紀念碑是立在球場內,沿著全壘打牆邊在外野一字排開,比賽中不時可見外野手在「墓碑」附近找球、為拚接飛球摔在「墓碑」上的驚險畫面,直到1976年球場改建,才移到全壘打牆外的現址。

洋基第一個退休背號是1939年蓋里格(Lou Gehrig)的4號,日前基特剛打破他所保持的在洋基球場擊出最多安打紀錄,素有「鐵馬」(Iron Horse)封號的他,因罹患漸凍症(ALS,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正式名稱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背號退休後僅2年便去世,得年僅38歲,這種病也因他而得名「蓋里格氏病」。

最新也是最特別的一塊紀念碑,位於公園的右後方,豎立於2002年9月11日,紀念的不是任何一位洋基球員,而是在「911」事件中的所有罹難者。

每場比賽前,從開放球迷入場起,至開賽前1小時(會視狀況提早關閉),都可進入參觀,比賽中不得進入。洋基球場雖在季後就要拆除,球迷卻不用擔心這座「觀光墓園」會消失,洋基球團會在新球場的相同位置,仿照原樣重建這個大聯盟球場最富歷史價值的景點。

提到新球場,球迷或許不知道,即將拆除的洋基球場,其實曾經徹底改頭換面過,1923年落成後,一直使用到1973年,礙於各項設施太過老舊,決定封場重建,迫使洋基隊在1974-75這2年,必須在外「流浪」,借用同城大都會隊的謝伊球場為主場,洋基球場的大聯盟賽事也因此中斷2個球季。

當時的重建,紐約市政府投入4億8000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154億4600萬元),總經費是50年建造時的25倍,卻成功打造出洋基球場現有的風貌,尤其是「註冊商標」—仿布魯克林橋的銅鑄白色長柵欄,就是那次重建時安裝上去的,當然,這也會伴隨著紀念碑公園,原汁原味移植到新球場。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首位打進MLB世界大賽台裔球員卡洛爾
組圖:MLB釀酒人4:0完封費城人 贏得系列賽
台灣日天使隊大谷開轟 樂天女孩應援勝紅襪
在南極投最快一球 美職棒投手欲創世界紀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