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法律】存款保障計劃幫到你嗎?

黃覺岸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9月26日訊】東亞銀行擠提,筆者特別走到銀行一望,觀察到大多數提款者皆是小市民,但星期四看新聞時則發覺到,原來很多中產者也相信傳聞,跑到東亞銀行提款,這是令到東亞擠提的主要原因。但筆者亦有不滿,若然政府大力宣傳十萬元以下的小戶存款是得到保障,星期三及星期四急於到銀行的人龍必然大為減少。金管局總裁任志剛雖然有在接受訪問時提及這一點,卻不是新聞的重點,政府官員如財政司更好像沒有提及,是宣傳教育不足,間接令到擠提惡化。

  回到法律上的問題,法例並無保證銀行不會倒閉,過去的歷史也多次發生銀行擠提而終要政府接管的事件。放錢在銀行並不是百分百安全,倒是一種民間的智慧。在九一年發生的「國傷銀行」清盤事件,更曾經發生銀行出事前數天猶有政府財金官員出來表示香港的國際商業信貸銀行並不如英國或全球多國的「國商」銀行涉及詐騙活動,所以允許其繼續營業,只是在七月七日晚上銀監會突然停止國商的業務,後來銀行更被清盤。

  正由於這一背景,香港應否設立存款保障制度被提出討論,但沒有結果,直到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社會上始漸有共識,同意成立基金,推行存保計劃。

  但這個計劃保障到小市民嗎?觀乎這一次的東亞擠提事件,小市民似乎對存保計劃不大認識,也沒有多大信心。

  事實上存款保障委員會運作了短短兩年,有多少基金滾存也未見有新聞報導。筆者上網到委員會的網頁也找不到甚麼資料,只見帳目報表顯示06至07年度有1.6億的盈餘,可見基金目前只有很少可能只是幾億元的儲備,這恐怕不足以應付任何一間小銀行的倒閉。

  大概真的出了問題之時,暫時只能靠政府包底,財政司說十萬元存款保障可能是少了一些,考慮將上限提高到20萬元。只是,錢從何來?那是一倍的增幅了,基金的目標是希望儲存存款總額的0.3%,這還是未知道甚麼時間才能達到的目標。

  小存戶還需留意這十萬隻屬一般的存款;其他例如用作抵押的存款、結構性存款、年期超過5年的存款、以計劃成員的資產作為償還存款的保證的存款、海外存款、不記名票據、債券、股票得都是不包括在保障之內的。而如果存戶在銀行有多個不同的戶口,其總保障額還是限於10萬元。

  還是回到小市民最關心的如何保障自己權益的問題,方法其實也是很簡單,將存款存入不同的銀行就是。若然上限是20萬元,小市民一般能擁有的儲蓄額不外一百到幾百萬元,反正香港的小銀行也夠多,分開十間銀行存放雖然是麻煩一些,但就可以得到百分之一百的保障了。

黃覺岸,前商業法律講師,現為半退休自由人一名
倫敦大學法學士
威爾斯大學法學碩士
香港大學哲學碩士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香港經濟法律】有部份履行即有合約成立
【香港經濟法律】懷孕歧視如何定義?
【香港經濟法律】歧視傷害 懷孕僱員獲賠20萬
【香港經濟法律】空姐官司兩勝國泰等同公義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