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謠(29-2)老黑爵

楊佩璇
font print 人氣: 33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0月16日訊】「時光飛馳,快樂青春轉眼過,老友盡去,永離凡塵赴天國。四顧茫然,殘燭餘年惟寂寞,只聽到老友慇勤呼喚,老黑爵。我來啦,我來啦,黃昏夕陽即時沒,天路既不遠,請即等我,老黑爵。」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民謠,詞曲創作者史蒂芬.佛斯特(Stephen Collins Foster,1826-1864)是美國音樂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一位民謠創作家。

1826年佛斯特出生於匹芝堡(位於美國南方的賓夕法尼亞州)東邊的一個小鎮,在十個兄弟姊妹之中排行第九。從小即熱愛音樂,但是由於家中並不富裕,所以自小幾乎是處於失學的狀況,沒有接受過正統音樂的教育與訓練,只憑著自己的摸索,居然也學會作曲。十八歲時,寫下生平第一首歌『打開窗扉的愛』(Open The Lattice Love),並與其兄合組一個名為「方桌武士」的音樂社。

佛斯特在24歲時即已完成了12首歌曲,他在1846年所創作的『噢!蘇珊娜』(Oh! Susanna);1848-1849年所創作的『尼得叔叔』(Uncle Ned)及『妮莉是一位淑女』(Nelly Was a Lady)等歌曲,皆為大家口耳傳唱的民謠。

1850年與妻子珍妮結婚後的六年中,佛斯特生平創作的200多首歌曲中有近100 首是在這段期間所作,除了這首『老黑爵』之外,其中還包括1851年間的『家鄉的老友』或稱『史瓦尼河』(Old Folks at Home或稱Swanee River)以及『斑鳩琴的鈴聲』(Ring, Ring de Banjo!)、1853年的『肯德基老家』(My Old Kentucky Home, Good Night)、1854年為妻子所寫的『金髪的珍妮』(Jeanie With the Light Brown Hair)以及『美麗的夢仙』或譯為『夢中的佳人』(Beautiful Dreamer)、『馬撒永眠黃泉下』、『輕搖可愛的馬車』、『康成賽馬曲』、『納莉布萊』、『故鄉的親人』等家喻戶曉的名曲。

這首『老黑爵』(Old Black Joe)創作於1860年,當時南北戰爭一觸即發,佛斯特在隻身前往紐約的途中,憶起妻子珍妮當年家中的黑人農奴而寫下了這首歌曲。


http://www.youmaker.com/

『老黑爵』主要是描寫黑人農奴-Joe,以其為第一人稱,敘述其晚年悲涼的心境,唱出其一生已日暮西山的感懷。這首歌曲旋律優美,並充分流露出福斯特對黑奴的特殊感情,此曲甚至成為南北戰爭期間黑奴的精神支柱,並可視為美國文化中一份相當重要的資產。

佛斯特晚景悽涼,1860年隻身前往紐約後,生活與經濟上並未獲得改善,於1864年1月13日因連日高燒不退,乏人照顧而意外去世,享年37歲。
佛斯特的歌曲貼近當時市井小民的生活點滴,加上其從小就接觸過許多黑奴,深入了解黑奴的處境,所以,從他的作品中可以一窺當時新大陸移民潮的歡樂與哀愁,那也是爲什麼他的歌曲始終屹立不搖,絕大部分被譯成各國語言,至今仍然傳唱於世界的每個角落,如果把佛斯特的生平視為美國歷史的一部分,倒也實至名歸。@*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太陽下山明早依舊爬上來
    花兒謝了明年還是一樣的開
    美麗小鳥飛去無影蹤
    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
    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
    別得那呀喲 別得那呀喲
    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
  • 這是首英國蘇格蘭舉世聞名的民謠,寫成於1711年(或更早於1677年),原歌名與歌詞皆使用蘇格蘭古文字,即蓋爾語所寫成,但作者卻無從查考。這歌名意譯應為「昔日」或「很久以前」。此歌係商船出航、友朋分別時所唱,故已轉成特殊的意義,常用作送別的詩歌了。
  • 許多人一直以為這首《送別》是中國歌曲,其實上它的原曲是一首美國民謠《夢見家鄉與母親》(Dreaming Home And Mother),作曲者為 John Pond Ordway(1824~1880)。
  • 井旁邊大門前面有一棵菩提樹
    我曾在樹蔭底下做過甜夢無數
    我曾在樹枝上面刻過寵句無數
    歡樂和苦痛時候常常走近這樹
  • 「菩提樹」與「野玫瑰」齊名,都是奧地利音樂家舒伯特所作的歌曲。「菩提樹」是舒伯特所創作「冬之旅」組曲中的一首曲子
  • 這首歌可說是沖繩自然風土的代表傑作,由吉川安一作詞、普久原恒勇作曲,是1965年左右的作品。當時作為NHK日本全國性的其中一個節目的片頭曲而成為家喻戶曉的歌。因為它的旋律優美、歌詞中用青海、藍天、首里的古城、層疊的石頭、綠葉等來描寫南國沖繩的美麗風情,受到人們很大的迴響。
  • 那令人留戀的卡布利呀 
    那令人陶醉的景色多美 
    放眼望去到處是一片碧綠 
    我始終也未能忘懷你
     
  •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戶人家賣騾馬,小戶人家賣兒郎,奴家沒有兒郎賣,身背花鼓走四方。
  • 「老黑爵」是他「晚年」隻身在紐約潦倒時期的作品,旋律緩慢,也反映了他籠罩在貧困下的陰影。當時美國南北戰爭一觸即發,「老黑爵」十足反映出弱勢賤民的悲歌,後來它更成為後來南北戰爭期間黑奴的精神支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