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茨基金會巨款支持非洲農業

標籤:

【大紀元10月29日訊】(美國之音報導)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蓋茨夫婦2006年訪問尼日利亞。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宣佈,為發展中國家的小農場主提供1億2千萬美元贈款,用於促進糧食生產。

比爾.蓋茨10月15號在愛奧華州世界糧食獎研討會上發表講話指出,非洲沒有能夠趕上20世紀農業生產水平的重大發展。但是他說,非洲那麼多農民忍饑挨餓,毫無道理:

“貧窮的農民不是等待解決的問題,而是解決問題的人,他們是非洲與飢餓和貧窮作鬥爭並努力為不斷增長的人口解決溫飽問題的最好答案。如果農民能夠得到所需要的手段,讓家人有吃的,再賣掉剩餘的糧食,那麼幾億最貧窮的人就能夠改善自己的生活。”

這些款項將用於幫助小農場主購買更好的莊稼品種,比如高產高粱和小米,還有抗病蟲害、營養豐富的甘薯。這些錢還將幫助非洲各國政府支持學校的伙食,並且幫助政府和當地農民建立聯繫。

但是這些錢將不僅僅用於資助農民,其中1500萬美元將支持智庫、大學和公共研究中心研發影響農民生活的政府政策。

蓋茨在講話中批評一些環保團體在應對世界饑荒的組織之間鑿入他所說的意識形態的楔子:“他們試圖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阻撓生物科技的應用。他們不考慮使用生物科技可以減少多少貧苦和飢餓,也不顧及農民自身是多麼渴望這些技術。”

他說,蓋茨基金會支持使用常規技術和生物技術去培育抗旱、抗澇和抗病的作物。

環保組織對蓋茨的講話提出異議。很多團體反對西方那種大量依賴購買種子和化肥的產業化農業體系。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歐洲分部發言人韋捷說,農民應當使用自己的種子:“我們知道在非洲和全世界都有很多地方品種。產業化農業使得很多品種絕跡,這種趨勢必須停止。綠色和平認為,未來是建立在地方培育的種子和品種上。”

生物技術是蓋茨基金會14億美元農業發展項目的一小部份。在他第一次就農業政策發表意見的談話中,蓋茨說,非洲發展農業必須因地制宜,由小農場主引導,而且在經濟和環境上是可持續的。不過,他對生物技術的支持可能會引起最多爭議。非洲農民將採取甚麼技術來應對人口增長和氣候變化,仍有待觀察。

相關新聞
鳩山與蓋茨會談  遷移基地案達成共識
蓋茨:阿富汗決選將無法解決腐敗問題
美國防部長警告北韓軍力更為致命
美防長蓋茨:北韓仍是世界安全真正威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