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投資宜長期經營

標籤:

【大紀元10月31日訊】(大紀元紀者孫玉玟美國休斯頓採訪報導)張世勳﹐Pan Jackson Company負責人,業務包括房地產投資、土地開發、建築經營和管理等,擁有購物中心、商業大樓及投資自住屋多種項目。

華人是屬於比較喜歡投資房地產的族群。很多人選擇在美國投資就是因為比較穩定,居住環境條件好,而且政府對於房地產的規章很健全,產權不清的情況很少。

張世勳介紹,在買賣房地產時,一定要有長期持有的概念。因為房地產在漲時,並不是一條直線往上,有時下滑,有時是平線,所以要準備較長時間,才能遇到較高點賣出。例如去年賣掉的一個長期持有投資,價值翻了好幾倍。如果只持有3、5年,根本無法賺到這般數字。

20多年前,張世勳在BELLAIRE CITY買了很多房地產和土地,至今還沒有蓋完,但土地增值上漲很高。以前5、6萬購得,現在可以賣到40萬,加蓋房子之後可能賣到百萬。因為當時都用現金購買,除了稅之外不用擔心其他費用,現在仍擁有很多地產等待好時機。

張世勳指出,現今流行買賣商業的CONDO店面做投資,但其中含有大學問。比如一個店面20萬,不能認為向銀行借貸買下之後,每月只有付貸款的責任。其實還有公共區域管理費、水電、維修、保全費、保險等費用支出。除了付貸款本金和利息之外,每戶都必須分攤$300-600不等的費用。如果投資人用來出租則須非常謹慎,如有一段時間找不到租戶,每月費用繼續接踵而至,可能會把本金吃掉。

過去經濟很好時,很多人預訂的房產如今完工了,但一些投資人不敢過戶(Close),寧可訂金被沒收或做廢。若太多這種情況出現,就像骨牌效應,訂好的商家不過戶、業主拿不到錢支付銀行的貸款、接著牽扯到銀行的壞帳問題,將造成經濟危機的產生。

德州很多大富豪都是土地的擁有者。土地投資形態並不是一種短線投資,應該是代代相傳的承傳概念。土地是有限的地球資源,不要只看到現在漲價了,賣掉後就沒了。休斯頓的HUGG家庭就是個例子。一百多年前,當時的男主人在KATY 地區買了5千英畝(ACRES)土地想鑽油,最終沒有成功,後來把土地傳給兩個子女。近年來,KATY的土地大量被開發,整個KATY的土地都是HUGG家族的,頓時成為巨富。這說明,雖然第一代買的土地沒賺錢,但第二代可能就得到相當大的利潤。土地就是財富,不是短期就可看到很大的收穫,放的越久,回收報酬率越大。

現在一些土地擁有者也有保留土地的概念。在WESTHIMER上有些大樓的土地就是用租而不外賣。有些租約長達50-100年,提供有能力的財團興建大樓或旅館。租約到期,土地仍歸家族。張世勳建議,房地產投資要看長遠,賺錢的機率就會高些,尤其是商業地產,基本上一定要有10年以上的投資,才能掌握高點。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休斯頓房地產拍賣活動增加
投資房地產   做好功課最重要
投資揀便宜  要靠「快、狠、準」
休斯頓中國城    風雲幻變30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