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球首登廣州亞運 「紳士遊戲」體現品德教育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1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周奕倫編譯報導)英國的板球競賽將於2010年在中國廣州亞運會首次成為比賽項目。正當此時英國最新研究顯示,板球比賽成功導正英國學童的問題行為與錯誤價值觀。板球運動的核心精神是教育孩子要重視品德、具備騎士風範,恰恰呼應近來許多教育學者、專家的呼籲,家庭與學校必需重振品德教育,才能根本解決青少年犯罪問題。

廣州亞運 板球首次登場

英國板球即將登上2010年的廣州亞運會,首次成為比賽項目。板球是英國的國球,其普及程度就如同中國的乒乓球和羽毛球。據稱這次亞運的板球比賽將有世界板球前三強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參與賽事。

板球競賽被稱頌為紳士的遊戲,英國紳士通常在草地上玩板球,嚴格遵守紳士風範與球場禮儀。球迷進場要脫帽向裁判、觀眾與球員致敬,不管比賽多麼激烈,球員與觀眾始終保持溫文儒雅的態度,輕聲細語的評論,即使發生衝突,也是以幽默的方式,開個玩笑化解衝突,恢復理性的比賽。當別人表現出色時,拍手表示讚賞。

研究:板球導正孩子的問題行為

板球不僅是體育競賽,它也具有品德教育的正面意義。最近英國將板球運動應用在學校中,調教和鼓勵頑皮不聽話的學生,其成效顯著。曾經逃學以及干擾課堂秩序的學生,接觸競賽短短幾個小時後,耳濡目染中言行舉止越來越有「運動家風範」。

拉夫堡大學的研究顯示,板球慈善基金會(Cricket Foundation charity)3年來在州立學校推動重建板球競賽計劃,凡是參與板球比賽的學生,他們的問題行為明顯獲得改善,所謂的問題行為,研究者是引申自足球賽的魯莽、衝動、追求感官刺激、勝者為王,以及衝撞、狂呼大叫等行為。

競賽中學生們完全沒有任何欺騙或作弊的想法,表現出更好的社交技能和團隊合作精神。女孩子們更克服了「性別限制」的觀念,從體育運動中獲得自信。板球讓學生發掘自我價值。許多教師表示,相較於上一般體育課的學生,上板球課者越來越健康,行為表現更佳,曠課次數減少,超過半數的學生說,當天如果有板球課,他們就會很開心並期待來上課。

落實品德教育

英國州立小學透過板球競賽,將傳統的品德特質灌輸給孩子,強調其爭也君子,而非不擇手段,能夠讓孩子學習騎士風範:寬宏大量、重視友情、謙恭有禮、心靈純潔與悲憫之心。換言之,就是教導孩子重視品德,做個好人。

亞洲社會普遍重智輕德,只顧學習成績卻忽視品德和性格的培養,而忽視品德教育的後果,已經浮現於社會中,證諸於媒體的新聞報導:廣州想當貪官的六歲小女生,臺北未成年少女集體性虐同伴,以及層出不窮的青少年殺人、縱火和強姦等。學者認為唯有落實品德教育才能根本解決這些問題。

除了板球競賽,還可以參考高雄市五福國中的做法,以真、善、忍為準則推動品德教育。該校推動品德教育的核心教師張素杏說,用真、善、忍的道理教導學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五福國中的學生看起來氣質純淨,服裝整齊、對師長、同學彬彬有禮,也因此獲得台灣高雄市教育局與各界的最高評價與肯定。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央社華盛頓20日法新電)美國德州億萬富豪暨金融家史丹福(Allen Stanford),長久以來一直熱愛奢侈品和生活中較美好的事物,諸如熱帶島嶼,但是他對引發爭議也非全然陌生。
  • (大紀元記者莊麗存台北採訪報導)為獎勵品德推動績優學校,並分享交流各績優學校之推動經驗,教育部於舉行「98年度品德教育績優學校觀摩及表揚大會」,共有 86所學校獲表揚,其中包括大學16所、高中職及特殊教育學校11所、國中21所及國小38所。台中縣海墘國小表示,品格教育最重要的精神內涵是讚美品格比讚美成就重要,推動品德教育成功的關鍵在於人(校長、老師),只有心就可找到教導品格的方法。因為海墘國小推行品德教育有成,在九十八年三月榮獲商業週刊評選為全臺百大特色小學。
  • (大紀元記者林欣怡台灣台北綜合報導)台灣教育部長吳清基16日表示,推動五育均衡,將以「品德」教育」優先推動,為避免外界誤以為要花錢推品德,不會再掛「三品」有品運動的名字,把道德、閱讀、藝文活動等單獨提出,各自走該走的路。
  •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管寧就是這麼一個宅心仁厚、恭敬嚴謹的君子。下面是一個關於「管寧打水」的故事。
  • 很久以前,在日本一個鄰近大海的村中,發生了一件令人感念的事。
  •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婦人的老伴先走了,風燭殘年的她因為難以照料自己,就搬去和兒子媳婦同住。老婦人眼花手顫,用飯時往往將飯菜灑了一桌,招致兒子媳婦一頓嫌罵。後來,兒子媳婦便不許媽媽和大家一起用飯,獨自在一張小桌上吃。
  • 從前,有一個人要到山上,進行禁慾苦行的修煉。他只在腰間圍一塊布,就上山了。可是上山以後,他發現,當他要換洗的時候,必須再有一塊布來替換。於是他又到山下的村莊裡,向人乞討第二塊布。
  • 世風日下,道德日趨下滑,台灣教育部深感憂心,近年來非常注重學生的品德教育,於98年度推動「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以培養學生實踐品德能力、落實品德教育。以「真、善、忍」為準則推動的高市五福國中團隊脫穎而出,獲得高市教育局及各界的最高評價和肯定,並於二零零九年十月九日頒獎並向全體推動品德教育優良學校和教師作一場品德教育優良範例觀摩研習。
  • 宋朝名士吳賀的母親謝氏,她教育子女非常嚴格。吳賀同賓客說話的時候,母親經常在屏風後面聽,聽他們有沒有談論甚麼損德背道的內容。一天,吳賀偶然同客人談起某人的短處,母親在後面聽了非常生氣。等客人走後,母親杖打了吳賀一百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