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ITIS估今年台灣電子零組件產值衰退1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20日電)台工研究IEK(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TIS( 產業技術資訊服務推廣計畫)預估,今年台灣電子零組件產業產值約新台幣6115.7億元,較去年產值衰退14%。

ITIS分析今年電子零組件產值衰退原因,主要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影響,使得中低階產品成為市場主流,連帶廠商毛利受到壓縮,電子零組件產業仍無法回復到美國金融風暴前水準;未來產業走向仍須視歐美市場能否復甦而定。

不過,ITIS統計第 3季台灣電子零組件業產值1707億元,較第2季成長達52%,原因是廠商回補庫存及中國大陸需求回溫,使電子零組件業產值呈一季比一季好的表現。

ITIS預估第4季台灣電子零組件業產值可望達1832.7億元,較第3季成長7%;帶動產值成長原因,除了第4季筆電 (NB)出貨將持續成長外,歐美耶誕節購物旺季將帶動消費性電子產品成長。

據ITIS分析,第3季表現最突出的電子零組件產業是化合物半導體,統計化合物半導體第3季產值172億元,較第2季成長達75%,是所有電子零組件行業復甦最快的產業。

ITIS表示,化合物半導體主要受惠LED(發光二極體)在背光應用的成長,除了筆電背光滲透率可望在今年突破5成外,系統廠商積極推動LED背光液晶電視(LEDTV),帶動整體LED產業復甦。

被動元件第3季產值達321億元,較第2季大幅成長51%,主因是第3季是消費性電子旺季,與筆電出貨量提升所致。

印刷電路板第3季產值676億元,雖較第 2季成長達72% ,但較去年同期仍衰退23%;ITIS分析原因,主要受到市場消費力仍未完全復甦,除了手機市場中的智慧型手機異軍突起外,其餘皆集中在中低階產品,雖能讓載板與硬板廠的產能利用率提升,但獲利空間仍有限。因此,第3季硬板與載板產值仍難回復到去年同期水準。

第3季台灣接續元件產業產值342億元,較第2季成長26%,原因是受惠新款小筆電及消費性超低電壓筆電(CULV NB )出貨,使整體NB市場銷售超乎市場預估。

第 3季能源元件產值194億元,較第2季成長33%。ITIS 表示,產值成長原因來自二次電池組的成長。

由於第3季是傳統開學旺季,帶動NB出貨量顯著成長,相對也讓台灣的電池組廠商業績成長幅度相當大。此外,中國大陸的十一長假效應,造成大陸的通路需要提前備貨,也是帶動台灣電池組產值成長的主因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