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反腐 眾多中國外企日子難過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11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沙莉編譯報道)近來一些美國企業因違反《美國海外反腐敗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 ,FCPA)被美國政府起訴。許多案件涉及在中國的美商企業或分支機構。英國及德國政府也在最近開始起訴賄賂外國政府官員的公司,這股反腐敗熱潮有擴大趨勢。對此《經濟學人》(Economist)雜誌於11 月19日發表文章,探討國際企業在政治及商業文化腐敗國家經商的問題。

《經濟學人》說,美國FCPA反腐敗法和中國的商業文化之間的衝突是無可避免。FCPA禁止美國公司支付各種形式的賄款給外國官員,但中國的許多公司是政府擁有的,賄賂官員則是司空見慣的中國特色。最近在中國和其它有惡名地區的美企被大量起訴,使得許多公司高層管理開始哆嗦。不過此舉也不限於美國。11月18日英國女王到議會做「年度演講」時,英國政府許諾通過嚴格的反腐敗立法。

美國加州的診療產品公司(Diagnostic Products Corporation)專門製造和出售診斷用醫療設備。它的中國分支天津DPC公司於2005年以非法佣金形式,支付約160萬美元賄款給中國國營醫院的醫生和化驗所人員。美國檢查官稱,在中國醫療保險由政府經管,因此該案適用於該法。事實上,中國政府涉足大多數商業生活。比如去年美國通訊設備公司朗訊(Lucent)被罰款數百萬美元,因為該公司安排中國國營電訊公司的主管到賭城拉斯維加斯和著名旅遊勝地奧蘭多等地進行所謂的「培訓」之旅,而不是到工廠參觀。

專門生產發電廠使用的閥門的「控制零件」(Control Components)公司及多名員工因賄賂多家中國最大型能源企業員工而與美國執法機構達成認罪協議。美國政府文件顯示,這些被賄賂的中國公司包括:中國石油業三巨頭中的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石油)、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稱中海油)、江蘇核電有限公司、國華能源有限公司、中國石油材料設備有限公司、東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等。

今年二月ITT公司對子公司賄賂中國多所「設計院」的指控認罪,這些設計院並不進口大宗商品,但和政府部門相關,能夠設定政府採購產品的標準,因此對外國公司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舉足輕重。去年AGA醫藥公司也低頭認罰,承認賄賂中國醫生推銷醫療設備,賄賂中國知識產權局官員以促進專利審核。雖然行賄人身份是經銷商,美國法庭將總公司列被主要被告,表明即使公司使用各種類型的代理,也難逃其咎。

負責執行FCPA兩家聯邦機構--司法部和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SEC),明確表態它們加強打擊腐敗的立場。司法部刑事分部負責人布魯爾這個月在一場醫藥界企業家聚會上說:「我們要根除業界中海外賄賂。這不僅僅意味著調查和起訴公司,也包括調查和起訴高層主管。」

雖然1977年就通過了《美國海外反腐敗法》,但近年才加強其實施。自從2001年發生911恐怖襲擊後,美國開始監視與惡名昭彰國家的資金往來,以查明恐怖份子的財源,其間發現了大量腐敗案例。伊拉克的石油換食品醜聞也引起檢查官的注意,因為涉及到大公司高層管理人員。

隨著海外腐敗賄賂案件數量的增加,對違法公司處以的罰款數額也更加巨大。今年二月建築公司KBR 和其前母公司Halliburton被處以5.79億美元罰款,因其為在尼日利亞獲得工程而行賄。去年德國公司西門子在美國被處以8億美元罰款,在德國西門子也被政府處以類似額度罰款。

Baker & McKenzie律師事務所的Richard Dean認為,該案例為歐洲打擊海外腐敗起到激勵作用。今年九月英國公訴人確認首例賄賂大案,橋樑建築公司Mabey & Johnson對外國政府官員行賄。英國政府將提出新法案修補法律漏洞,使公訴更容易。

文章最後說,有美國律師也擔心因美國打擊海外腐敗力度比其它發達國家過大,而導致美國公司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且推延外國企業股票在美上市。有律師認為,雖然別國也在打擊海外腐敗,但沒有美國一樣嚴厲。無論如何,當前主流是所有發達國家加強清除腐敗,這毫無疑問是件好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經濟危機使俄羅斯貪污腐敗規模擴大
清流案開庭 法總統言論再掀波瀾
涉賄賂竊聽等罪行 秘魯前總統藤森全都認了
張耀傑:中國公私企業的黑惡現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