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飛: 美國奧古斯塔城:往事與繁花(下)

尉遲飛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1月29日訊】
酒鋪.見聞

奧古斯塔城說是小城,那麼它到底有多小呢,其實,它是整個佐治亞州僅次於亞特蘭大的第二大城市,在全美排名第113。薩凡納河(Savannah River)流經了這座城市,不像佛州若從坦帕去聖彼得堡,必然要經過大海,那條好長好長的跨海之橋,奧古斯塔這裡我們似乎也開過一兩個橋面,但哪裏記的那麼清呢,只記得那水面,好像很稠的樣子,暗綠的,緩緩的。

這座城市的文化藝術主流即來自非裔祖先的傳承,我個人猜想這裡的人們一定有眾多藝術靈感。其實,美國人並不像大陸中國人所過去被給予的資訊中形容的那樣,似乎一個個敞開了胸懷跳啊蹦啊的,恰恰相反,我見過的大多數美國人是害羞的,或者說沉穩的,用中國人更難懂的話講:有尊嚴的。他們見了外國人就是像我這樣的華族面孔,往往會以為我是日本人,要麼是韓國人,他們反不似我們亞洲人那樣誇張的用英語打著招呼,他們會像正常人類那樣的舉止,端莊的,沉靜的,向你問好,甚至表情更加嚴肅,因為他們不熟悉你,必要先尊重你們亞洲人那莊重內斂的文化。

這個小店裡,地上是酒瓶,工人還在卸貨和裝載,一個亞洲主管從酒瓶堆裡衝我走過來,小小長長的瓶子握在手裡是迷你型的,只賣$1.99。是因為這裡靠海更近麼,亞熱帶濕潤氣候?所以我發現似乎酒類供應店這麼多。靠海跟愛喝酒有什麼關係,還是我錯覺?「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當民族的憂愁跟酒靠近時,也許人們其實也更需要一種精神上的追求?店裡當然是男士多,但當然也有女士們進出來往。說起來酒,我還要提起那個《紅高粱》,那個喝了高粱酒怎樣怎樣的那段歌詞,電影符號所表達出來的那種人物和造境,能算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麼,仔細想想其實一層別樣的外殼,中華民族是充滿了內涵的民族,決對不會將粗野、慾望以為美,我希望將來有真正優秀的導演能夠體現出五千年正統文明和文化。這一天,我堅信不算久遠了。

喝酒就會麻醉神經,陷入一種瀟灑,但古人不是也說的很清楚麼,舉杯澆愁愁更愁。可愛的老美啊,看你們的酒瓶包裝的那麼體現西方的文化,令人愛不釋手的各種造型和材質,這也是神給你們的文化對麼,那些裝飾、花邊與圖紋,我遺憾中國文化遭到了破壞,現在統一的那種形象設計或許算是畢竟可能還是有一點呼喚傳統復歸的味道罷。

我認識一位大姐,她勸一位中國女士退了黨,另有一位男士,說他不識字,沒當過隊員,也沒當過團員,令她欣慰的是,還沒等她說,另兩位男生就彼此商量說:退了罷。然後其中一人講起自己是多年的老(共產)黨員,六四時學生被迫害自己也受到株連,至今回憶當年三番五次受到騷擾時記憶猶是不堪。另一人則說起海外一些中文媒體被中共收編的事兒。如果說,共產黨帶來的「三反」、「五反」、「土改」、「反右」、「文化大革命」、鎮壓六四學生愛國運動和群體滅絕法輪功信眾,這種歷次的文化人倫的整肅給中華民族帶來的劫難是人所共識的話,今天,海內外中國人以種種個人經歷和出於對是非正邪的一種判斷而退出共產組織的話,也完全是一種歷史的必然和上天給予人們的選擇,如同離開污濁去呼吸新鮮空氣一樣,是多麼偉大的一段歷史啊,我想,將來的人們一定會對今天這看似沒有在人類社會引起震動的,而眾多正義力量匯聚成江海的退黨運動給予深刻的評價和歷史的定論。無論民族和個人,這道世界歷史舞臺獨特的風景線——退黨,的確真正是與爾同銷萬古愁了呢。

光陰.海上花

這裡是亞熱帶濕潤氣候,秋冬都不會很冷;感恩節要到了,轉眼間,感恩節,一個長週末又要過去了。想起弟弟年少時曾徹夜聽歌的往事,我也用他的單放機(那時是很流行哦)聽過他的收藏像是羅大佑的《戀曲2000》,至今仍記得那歌詞的片段:

遠攀入雲層裡的喜碼拉雅/回首投身浪影浮沈的海峽/……久違了千年即將醒的夢/古老的像個神話/我不能讓自己與千年掙扎/讓我揭曉這千年問答……

浮生哪裏能得半日閑,除非是自己放縱安逸之心。早些時日在佛州時,曾每天大量的聽了很多經典英文歌曲,浸泡在美國文化中,深深感懷人類的思想感情、藝術懷念與造就是沒有國界的,不妨以下面這首大家熟悉的羅大佑作詞作曲的《光陰的故事》作為對奧古斯塔城的一種祝福與懷想,或許,與這座城的因緣恰如海上花那樣浪影沒紅塵:

春天的花開 秋天的風以及 冬天的落陽
憂鬱的青春 年少的我曾經 無知的這麼想
風車在四季 輪迴的歌裡它 天天的流轉
風花雪月的 詩句裡我在 年年的成長

流水它帶走 光陰的故事 改變了一個人

就在那多愁 善感而初次 等待的青春

……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跟著神韻遊世界:高球聖地奧古斯塔市
「我老了」 斐高球名將普萊耶名人賽後退休
高球名人賽 南美人創歷史 首穿綠茄克
尉遲飛:美國奧古斯塔城--往事與繁花(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