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物特寫:發明家迪恩.凱曼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1月6日訊】(美國之音2009年 11月 05日報導) 迪恩·凱曼是兩輪電動車的發明人。他還發明了幾十種有用的醫療和技術設備。凱曼也創立了第一基金會。這個基金會引導成千上萬的年輕學生立志學習理工科。

迪恩·凱曼和他的一系列發明在當今發明家和企業家當中可以說是大名鼎鼎。但是,一般公眾大都是因為他發明的兩輪電動代步車而知道他的大名的。這種電動車的設計是讓一個人站著駕駛。電動車的電子裝置能夠讓車自動平衡,可以在幾乎任何水平表面移動。

在2001年初次問世的時候,一些人預測這種電動兩輪車會導致人們在行走行動方面發生革命性的變化。但是,這種變化並沒有發生。不過,凱曼繼續發明各種裝置。他的發明大都在醫療界。

實際上,他說,兩輪電動車就是這些發明的副產品:“其中的一種產品是幫助殘障人移動行走。我們把它叫做iBot。為了讓那些不能走路的人走出家門,跟自己的同輩見面,可以看著同輩的眼睛,跟同輩平起坐,可以過路坎,上台階,我們需要想出如何在一個先進的輪椅中讓一個人可以恢復人體平衡。經過10年的開發,iBot終於可以工作了。”
 
凱曼從5歲開始就開始進行發明了。當時,他設計了一種滑輪和把手組成的裝置,每天早上可以自動地幫他拉平床單和被單。在上高中的時候,他發明了一種開創性的視聽系統。他把這種發明賣給了世界各地的天文館。

在大學呆了一陣之後,他跟當時在上醫學院的弟弟合作,發明了用於早產兒的自動注射針頭。

他說:“我們很快發現,我們可以建造這些小泵,不僅可以用在嬰兒身上,也可以用在成年人身上,給有糖尿病的人注射胰島素。這對我的小公司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於是,我最終搬出了地下室,把整個的注射裝置製造業賣給了全世界一個最大的製藥公司,然後轉而進行其他的醫療器材研究。”

這些研究導致了凱曼的公司德卡研究開發公司做出其他的重大發明創新。一個發明是病人可以在家裏用的腎透析機。凱曼和他的研發小組也發明了一種電子機械臂,可以做一些精細的動作,讓胳膊截肢的人可以抓取小件的東西。這種電子機械臂還有足夠的力量,可以舉起多達18公斤重的東西。這種德卡電子機械臂現在正在進行臨床試驗。

他說:“進行醫療器械研發的一個最美妙的事情是,你可以在作好事的時候發財。這是一種很好的商業活動。有時候一天干下來,你會很疲勞地上床,因為你一天遇到了很多很頭痛的問題。但你在入睡的時候會很快樂,因為你知道自己讓人獲得健康和生命。”

凱曼說,迄今為止,最讓他感到滿足的發明並不是機器,而是第一基金會這個教育性基金會FIRST。這是激勵和表彰科技(FOR INSPI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這幾個英文詞的縮略語。凱曼解釋說,這個基金會的宗旨是讓青年人得到自己動手的理工科教育,這些青年人本來可能更喜歡籃球或流行歌星,而不是下一代可以挽救人生命的醫療器械或再生能源。

這個基金會的主要活動是組織高中生競賽。凱曼說,這是一種全國高中智力競賽。比賽中,學生要拿一口袋的零件,建造一台機器人,可以完成凱曼所規定的任務。第一基金年會組織的首次機器人競賽1992年在一座體育館內舉行,有28所高中參加。2009年,參加競賽的有來自1700所高中的小組,在喬治亞州一座有72000個座位的大體育場舉行。

凱曼說:“我發起成立第一基金會,是因為我相信,你讓孩子知道一點科技是不難的,是很有趣,讓人很有成就感的,假如用寓教於樂的方式教授孩子科技,孩子們就會喜歡上科技。他們將開始認真思考科技,認真學習數學和物理學,會成為下一代偉大的發明家。”

今天,迪恩·凱曼是一個富人,擁有兩所大房子,兩架直升機,一架私人噴氣機,幾百萬美元的銀行存款。但是,凱曼認為,衡量他的真正的財富的尺度是他在多大程度上幫助了他人。他說,我希望,有一天人們會這樣談論我,“他對這個世界的贈與要多於他的索取,而他索取了很多。”

相關新聞
法輪功團體參加櫻桃節遊行 華人備感自豪
中國留學生赴美被拒入境 涉及哪些因素
推廣臺灣廟會文化 南灣舉辦舞獅文化班
華運會舉辦壘球錦標賽開幕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