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狐狸皮質優 擊敗中國同行

標籤:

【大紀元11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時曉萍芬蘭報導)近日,赫爾辛基日報刊登了一篇報導,稱芬蘭的狐狸皮業在和中國同行業的競爭中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芬蘭人認為,中國人只知道賺錢而不進行技術和質量的投資,更沒有對「動物福利」的考慮,這種政策性的失誤成全了芬蘭的狐狸養殖業。

據芬蘭毛皮拍賣行主席法連紐斯(Fallenius)稱,芬蘭狐狸養殖業有約2萬職工,在本世紀初曾受到中國市場的強烈衝擊。但是由於中國養殖企業只看中利潤和成本,不考慮在養殖技術和質量上投資,所以質量遠遠趕不上芬蘭的毛皮;連中國自己的服裝業都喜歡芬蘭的狐狸皮。目前由於市場供大於求,中國的狐狸皮從年產800萬張銳減到200萬張。

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內毛皮進口專家嚴先生,他表示國內狐狸皮產量遠遠高於芬蘭人的估計。但是由於芬蘭的地理位置和技術,使得芬蘭的蘭狐質量確實位於世界第一。2003至2005年,中國狐狸養殖企業一哄而上,使皮毛價格從每張七、八百元降到二百元,大大衝擊了芬蘭的狐狸養殖業。但從2007年開始,皮毛市場行情下落使中國狐狸皮產量逐年下降。嚴先生說,國內的狐狸養殖業多分佈於山東、河北、遼寧、吉林、內蒙、山西、陝西等省。

法連紐斯還說,歐盟出於對保護動物的考慮,目前已經要求毛皮經營者提供毛皮產地,這一點使中國產品處於劣勢。

據嚴先生講,「動物福利」的概念最早是歐盟提出來的,主要出於對動物的保護意識。比如在芬蘭,狐狸是被電擊而死的;而中國是採用木棍擊腦或者擰斷喉嚨等殘忍的辦法。並曾有一個記錄中國人血腥屠殺狐狸的錄像在網上流傳,這種做法遭到西方國家厭惡和指責。所以歐盟實行的皮毛產地證制度對中國狐狸皮毛的銷售十分不利。

芬蘭專家認為,中國狐狸養殖業不會很快認識到這個特殊行業在技術、質量和倫理上的要求的重要性,所以芬蘭在毛皮市場上的地位短時間內不會動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芬蘭總理與電視台將對簿公堂
芬蘭諾基亞起訴蘋果公司侵權
434億打造  全球最大郵輪今亮相
世界上最大的遊輪啟航前往邁阿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