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總理流血事件 政治人物常成攻擊目標

人氣 1

【大紀元12月15日報導】(中央社羅馬15日美聯電)意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Silvio Berlusconi)日前遭一名男子丟擲紀念品擊中受傷,為各國元首受攻擊的長串事件再添一筆。

攻擊事件清單包括:不速之客硬闖白宮國宴,記者朝總統丟鞋子,以及民眾破壞元首的維安防護。各種攻擊手法小則令元首臉上無光,大則讓他們一命嗚呼。

1. 貝魯斯柯尼在攻擊事件中被打斷鼻子和兩顆牙齒, 至今仍未出院。義國官員誓言要重新檢討元首安全 措施,另一方面又為總理隨扈失職的種種批評提出辯駁。

一名精障男子,13日在米蘭一場政治集會中,趁著總理走入擁擠人群中,向他丟擲米蘭教堂的小型複製品。貝魯斯柯尼臉部被擊傷,頓時血流如注。

政治人物不論現身公開場合或是上街走動,都是相當冒險的舉動。他們要防備的不只是恐怖份子,還有反對人士、想出名的人,以及精障人士。

2. 上月一對未受邀請的美國夫婦,擅自闖入白宮國宴,還藉機和總統合照。總統奧巴馬獲知此事後,承 認整件事「被搞砸了」。事後3名特勤人員已遭停職,白宮的安全機制是否出現漏洞,還在調查當中。

3. 去年一名伊拉克記者對時任總統的小布希丟擲鞋子而聲名大噪,如今世界各地都有人起而效尤,受害 者包括中國總理溫家寶。他在劍橋大學演講時,也 被一名學生擲鞋。

4. 今年3月,時任英國商務大臣的曼德森(Peter Mandelson)出席碳減排會議。一名環保人士在他抵達會場時,朝他潑灑綠色液體。

丟鞋或潑水還不至於出人命,有些攻擊事件則以悲劇收場。

5. 2002年,荷蘭政壇人物佛爾頓(Pim Fortuyn)遭攻擊者槍殺,震驚全國。事發後,荷蘭政府加強各級官員的安全防護。

6. 去年,瑞典外交部長安娜‧林德(Anna Lindh)遭謀殺案,引起各界關注;瑞典政治人物和家人在首都斯德哥爾摩閒逛,是否會有安全疑慮?後來瑞典特勤部增加了政治人物的侍衛人數。

7. 1990年,時任德國內政部長的蕭伯樂(Wolfgang Schaeuble)在一場政治集會上,遭一名精神失常的男子開槍攻擊,造成蕭伯樂腰部以下癱瘓。他如今擔任德國的財政部長,算是官大命也大。

8. 保守派的貝魯斯柯尼,在義大利褒貶兩極。他在2005年也遭遇類似攻擊;當時老貝在羅馬著名景點「拿佛納廣場」(Piazza Navona),被一名男子拿相機三腳架砸中頭部,造成頭部掛彩。

9. 另一位容易成為攻擊目標的世界領袖,是羅馬天主教宗本篤16世(Pope Benedict XVI)。

本篤16世定期在聖伯多祿廣場(St Peter’sSquare)現身,他通常乘坐車速緩慢的吉普車,向成千上萬信眾致意。然而,教宗卻是冒著生命危險,延續這項遊街傳統。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II )1981年遭到槍擊時,就是坐吉普車上。

相關新聞
貝魯斯柯尼罹輕微猩紅熱  取消視察行程 
老中青齊護維多利亞港 遊行籲停填海
琳瑯滿目 曼谷水上市場
南韓總統李明博  贈奧巴馬跆拳道黑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