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物業稅將上漲4% 市民爭議大

【大紀元2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岳怡,田野多倫多綜合報導)多倫多市政府的09年財政預算案近日出台,多倫多居民物業稅今年將上漲4%。一棟平均價值387,000元的物業,業主需要多繳納89元。

消息傳出後,物業稅上漲幅度究竟是太大,還是不夠,難以彌補多市服務所需要的成本,引起市民廣泛的爭論。本次物業稅上漲幅度遠遠超過目前的通貨膨脹率(按照加拿大統計局多數據,12月通貨膨脹率為1.2%)。而多倫多市長苗大偉稱,通貨膨脹率是本市物業稅上漲參照的基準。

在經濟不景氣的今天,人們除了要擔心是否能夠保住工作,還要開始節儉持家,沒有人希望看到口袋裡的錢越來越少的同時,各項生活開支卻越來越重。物業稅對於市民來說,無論是居住在市中心還是郊區,一直是一項有爭議性的問題。

*反對者:稅收太高 家庭及房主是輸家

多倫多34區(Don Valley East)市議員黃旻南(Denzil Minnan-Wong)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市政府運作預算草案(Proposed Operating Budget)中,家庭及房主是輸家,付出多,得到少。他認為移民也不會選擇多倫多,而是到其他地方投資。同時,擁有房產的公司也要多繳1.3%的地產稅,所以房租也會上漲,只是比房主好一點而已。

黃旻南說:「地產稅增加4%,但水費、汽車登記費、垃圾處理費等加起來,實際共加稅10%,這會傷害到所有人,使城市家庭更難生存,包括老人與青年。」

一位葉姓華人地產經紀表示,從去年10月起,多倫多房價開始走下坡,目前整體已經跌了10%。他說:「其實,想買或有錢買房的人很多,但大部分認為房價還會跌,所以準備以後再買。由於經濟不景氣,現在買房的人比去年同期少了一半。」

*支持者:享受服務 需要付出

另一方面,部分人士辯稱,即使380,000元一棟的住房面積相對小,但服務較其他城市便利許多,例如公共交通、圖書館、公園等,而且,通常費用較低。

據加通社報導,皇家銀行環球資產管理(RBC Global Asset Management)首席經濟師康茹菲(Patricia Croft)表示鑒於目前所處的經濟週期,她認為目前的物業稅增幅太高,會使多倫多各個行業包括旅遊業、金融服務行業、汽車製造業均受到打擊。

同時她也指出「市民所獲得的服務需要資金保障。每個人均處於壓力之下,市府無法提高個人入息稅,或從貨勞稅(GST)上想辦法,因而資源十分有限。」

加拿大汽車工人工會(CAW)經濟師、苗大偉2007年獨立財政檢討委員會前成員斯坦福(Jim Stanford)認為:「多倫多居民物業稅相對其他可比較城市為低,鑒於多市提供的服務,本人並不認為4%漲幅過高。」

物業稅用於廣泛的服務,包括:警務、消防、公共交通、公園、垃圾管理、道路、圖書館、公共保健與社區中心等。

*萬錦凍結地稅 市民欣喜

居民是要選擇繳納4%的物業稅,享受便利的服務;還是花費同一筆金錢,在郊區住較寬敞的屋子,這是由來已久的兩難問題。各個城市不同的物業稅率將使這場辯論更加激烈。

家境富裕,現居住在萬錦市的李太太聽到又要漲4%的物業稅時表示很不滿。她說:「其實,經濟不景氣影響到每一個人,市府不能因為收支不平衡就把負擔分攤到房主身上,這樣很不公平」。李太太家的許多投資也在金融危機中大縮水。

當李太太聽說萬錦市政府在2009年將不會增加物業稅時,她感到很高興。她說:「雖然物業稅的上漲,相對房屋的價值來說,並不是很多。不過現在的經濟形勢,我連原本要重新裝修的錢的不捨得花了,都覺得太貴了。市府能考慮到市民的苦衷,不要雪上加霜,當然是好消息啦」。

不過,萬錦市長薛家平(Frank Scarpitti)表示,不加物業稅是有代價的,就是拉上補下,裁員、提高泊車費、提高圖書館過期還書罰款、公共服務提高收費等。但他也表示,沒有需要削減市鎮服務去補足660萬元的赤字。

為了不增加物業稅,2009年萬錦市採用的應對措施是凍結僱員招聘、裁員、增加機構贊助、減少編印市鎮刊物,例如垃圾收集日曆、康樂活動指南等。違例泊車罰款增加5元到40元,可令庫房增加9萬元收入。提高圖書館過期還書罰款可帶來3萬元收入。提高游泳池、溜冰場入場收費又可有8.9萬元收入。另外,新建房屋及辦公室可以有210萬元的稅收。

另一方面,密西沙加市議會已通過2009/10年商業計畫及預算案。在2009年,密市居民的物業稅將會增加1.25%(平均每戶增加47元);其中0.97%是經營成本,而0.28%會用於基建,確保各項設施維修得宜。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北市將砸6億/移樹蓋梯田茶園 各界轟
士林官邸玫瑰花季 嬌艷迎賓
上海奶牛場爆發A型口蹄疫
滬約千訪民上訪  憂兩會前當局高壓對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