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隱:「不折騰」,行嗎?

劉隱

標籤:

【大紀元2月5日訊】據說,當今中國最時髦的一句話:「不折騰」,令眾多外事工作者犯了難,不知怎樣翻譯才能讓老外理解這句中文的準確含義。

本人不懂外語,對此自然不好插嘴。但作為一個中國人,最關心的還是我們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外國人隔著國界,你折騰不折騰關人家屁事,那怕你折騰得吃不上飯穿不上褲子,也無損人家一根毫毛。而大多數中國人則不同了。我們生於斯長於斯,既不能像一些富豪那樣過上花天酒地奢侈糜麗的生活,也不會像眾多貪官那樣攜巨款逃往外國,老天爺注定了非要在這塊土地上生老病死。因此,對於老百姓來說,無論是大到國家的大政方針,還是小到身邊的生活瑣事,每一次折騰,都關乎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榮辱陞遷,乃至生死存亡。中國人實實在在的被折騰苦了,折騰窮了;也折騰怕了,折騰慘了。什麼時候不折騰,那真是上帝保佑,天官賜福;民之大幸,國之大昌!

中國人所經受的折騰是雙重的,既有政治上的折騰,也有經濟上的折騰。後來不搞政治運動了,人們以為從此便可以不再折騰,一心一意搞建設了。殊不知中國的國情並不這樣簡單,政治上的折騰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遺憾的是,人們常常對諸如「清除精神污染」、「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等這些彰明旗鼓的折騰,有所警惕和抵制,而對於那些隱性的折騰,則往往失去警覺,因而熟視無睹,置若罔聞。譬如,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究竟應該怎樣搞,這是關係到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能不能得到鞏固,國家能不能走上民主自由繁榮富強的康莊大道的根本大計。鄧小平也曾明確指出:「只搞經濟體制改革,不搞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也搞不通。」然而,對於這一重大原則問題,一些人卻總是有意無意地迴避或拖延,致使政治體制改革嚴重滯後,弄得今天問題成堆,矛盾叢生,政府公信力日益衰微,群體事件接二連三。再譬如反腐問題。中國的反腐聲勢不可謂不大,舉措不可謂不多,各種政策法規足可汗牛充棟,然而,效果卻實在讓人不敢恭維。我不是在這裡故意抹煞反腐成果,而是實事求是地面對現實,只要看看貪官的肆無忌憚前仆後繼,只要聽聽人民的怨憤呼聲歎息無奈,你就會知道中國反腐的成效究竟有多大?問題的癥結在哪裏呢?仍然在於政治體制改革的嚴重滯後。

中國人有句俗話:「對症下藥」。如果沒有找到真正的病根,或者找到了病根不敢或不願對症下藥,而只是在那裏做一些欺世盜名的表面文章,搞一些敷敷衍衍的虛假動作,那麼,中國的問題就很難得到根本解決。這種避實就虛捨本逐末的做法,仍然是一種不折不扣的折騰。可以斷言,中國人必將為這種折騰付出更加沉重的代價。

當一個人陷入盲目性或主觀性時,就很難不做出折騰的事情來。一個人一個家也難免出現折騰,但它所涉及的只不過是一人一家的利害;而如果一個政府一個國家出現折騰,那就決不僅僅是一個人一個家遭受災難了,而是整整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要深受其害。而能折騰一個政府一個國家的,只有那些手握權柄的達官顯貴,平頭百姓即使讓他折騰他也沒有這個權力。「三面紅旗」是如此,「文化大革命」更是如此,哪個人能有如此大的權力,搞出如此大的折騰,掀起如此大的惡浪,造成如此大的後果?

由此可見,折騰不折騰的關鍵,在上而不在下,在官而不在民。

盲目性和主觀性是人人都在所難免的,誰也不會永遠光榮正確,永立不敗之地。因此,以法律和制度的手段制止權力的濫用,對權力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制約,則是防止折騰的根本途徑。如果個人或集團擁有至高無尚的權力,或者長期壟斷權力,那麼,想要不折騰,將永遠是一句無法兌現的空話。@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撣塵:「不折騰」的最佳註解
萬生:新年亂象 九牛二虎之力「胡」折騰
章天亮:2009,怎能不折騰?
胡說胡話 09年能不折騰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