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七百億 匆忙上馬 年內動工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選址惹民憤

人氣 24

【大紀元3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導】在中共政府總理溫家寶拍板下,耗資7百億元,連接廣東、澳門、香港三地的港珠澳大橋火速上馬,主體部份將於今年底動工,預期於2015至16年通車。但在香港機場口岸選址遭到居民反對,有業主批評,填海工程帶來噪音和污染,將舉行遊行抗議。當局目前仍要諮詢居民意見及進行環境評估,最快明年中才能開展工程。

今年3月13日溫家寶在人大記者會議上指出,由於已解決港珠澳大橋的融資問題,要求項目在「年內一定開工」,令這項醞釀20年、耗資巨大的工程正式進入軌道。代表港珠澳三地政府的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同日正式舉行簽約儀式,代表大橋項目的前期工程正式啟動。預計大橋耗資726 億元人民幣,當中主體工程建設為380 億,由中、港、澳政府合力出資,全長36公里, 預料2014 至2015 年完成工程。大橋主體長約29.6公里,西起珠海拱北對開的人工島,東至海中隧道的香港機場東面人工島。此橋實施三地三檢措施,即三地政府各自要建連接線及過關設施,以便車輛抵達時,乘客可以辦理出入境程序。

據知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全長12.4公里,涉資逾2百億元,已經選定在赤鱲角機場島以東,填海興建130公頃的人工島作為香港口岸,單是該島的建造費已佔1百億元。由於口岸的環境評估要今年中才完成,並要花9個月初步設計,相信明年中才能動工。但該項工程遭到東涌居民的反對。

人工島七個維園大

海堤灣畔業委會副主席,同時又是藍天海岸和映灣園業户的林悅,批評人工島面積太大:「整整七個維園、幾百個足球場這麼大,面積甚至是3大屋苑的幾倍,距離民居卻只有兩公里,除了影響景觀外,還危害東涌四萬名居民健康。」

他指出,新建的口岸據說是清關點,每天都有貨櫃車的出入,加上左右新建的一條陸路和天橋,以及屯門加建入東涌的海底隧道,可以想象噪音問題非常嚴重,晚上還有光污染等等:「無論是景觀還是空氣污染影響都比較大。」

雖然政府強調兩公里影響很小,林悅就指出,按照政府公佈的大綱,還會進行填海工程,「分分鐘離民居只有幾百米」,而且東涌多吹東北風,會將東北面以及附近大陸工廠的廢氣吹來東涌,令這個有兩成外籍人士居住的寧靜小島環境大不如前。

望西面設點 遠離民居

林悅希望港府選擇在機場西面設點,這樣可以遠離居民區,但港府就聲稱人工島不能設於機場島西面,因會影響中華白海豚生態,亦會進一步阻礙珠江口的水流,造成氾濫危機,同時亦阻礙飛機航道。林悅質疑這只是政府的托辭:「東涌居民近100,000, 不及數條白海豚?」

他指出,政府選點在東面唯一的理由就是因為地點靠近客運大樓,從建築成本和經濟效益方面比較理想。但他強調港府應該不只是考慮經濟效益,還要考慮居民的身體健康,「空氣、噪音對我們居民也有成本,這不是用錢去衡量,也都不是用錢去買到」。

批政府假諮詢

據知路政署早前舉行7場諮詢,共有數百人參加,九成九居民都反對興建人工島。但港府仍然一意孤行,他表示非常不滿。「政府諮詢完之後,只有一個居民支持,都是要推行這個方案的話,到底他的諮詢是不是真的諮詢,還是為了架構需要這樣做而要這麼作﹖」

他又指,有路政署一個很高級的官員甚至說,如果居民不滿意,可以採取法律行動:「我感覺非常官僚,如果這樣,還諮詢做什麼?所以在這方面我感覺非常失望。」

他強調港府應該不只是考慮經濟效益,還要考慮居民的身體健康:「他們在考慮建築等各方面效益時候,他們應該考慮我們居民的成本,空氣、噪音對我們各方面都有成本,這不是用錢去衡量,也都不是用錢去買到。

目前林悅已收集超過1,000名居民簽名反對,將在本周六發起遊行抗議,表達不滿,同時也會去信新界西8位立法會議員要求抵制通過法案。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貓纜遷塔柱?郝龍斌:已依公會建議選址
貓纜T16塔柱重選址  技師公會:正確做法
遷9根貓纜塔柱?北市府:最少遷T16塔柱
貓纜復駛?北市府:最快6個月 最慢2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