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德

中國大陸法輪功學員
font print 人氣: 36
【字號】    
   標籤: tags:

中華武術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它和中華文明一樣以其悠久歷史而源遠流長,以其博大精深而風靡世界。中華文明是一個尊道重德的文明,武術作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同樣也帶有尚武崇德,修身養性的因素。從武術的起源來看,所謂武者,即「止戈為武,以威殺止殘殺」,武術一開始就不是讓人互相打殺的。

在古代,無論是哪一派的武技和武術家,無一不反映出中華武術共同的精神—— 武德。千百年來,習武者均遵循共同的習武準則:「尚武以德為先」,「拳以德主,無德無拳」。現在我就為大家大致介紹一下武德。

目前已知的,關於「武德」最早的記載,是在《國語·晉語九》:「有孝德以出在公族,有恭德以升在位,有武德以羞為正卿,有溫德以成其名譽。」 隨著歷史的演變,時代的發展,武德也不斷的被歷朝歷代的武術家們所強調,並進一步的具體化。過去,大多數都以「尊師重道,孝悌正義,扶危濟困,除暴安良」 ,「虛心請教,屈己待人,助人為樂」,「戒驕奢淫逸」等作為武德信條。武術的各拳種、各流派,也都訂有自己的「門規」、「戒律」、「戒約」,並有「三不傳」、 「五不傳」、「十不傳」以及「八戒律」、「十要決」等作為武德的標準。既使是現在,真正的武術家,也都要求習武者尊師重道,尊老愛幼,以禮待人,不恃武傷人,不以強凌弱,要有慈、勇、智、恆的精神與堅強意志。

還有人說,武德與武技如鳥之兩冀,車之兩輪,對於習武之人,缺一不可,唯有武德高尚,武技精湛,方可稱為武術家。如果一個人武技雖精而品行不端,武術就成了助紂為虐的工具,其結果是害人害已。如果這個人品行雖端而武藝不精,雖有扶濟危困的精神,一旦遇到壞人歹徒,欺壓良善,雖欲相助,有時亦無能為力或心有餘而力不足。

在我國漫長的歷史中,就曾經出現過許許多多的既精通武技又具備武德的武術家,他們或保家衛國,或扶危濟困,用他們尚武崇德的行為,做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在此就不過多講述了,現在我在下面為大家節錄傳統文化中幾條有關武德的諺語:

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

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輕。

心正則拳正,心邪則拳邪。

力、愛不二,主守從攻,戒除殺念。

理字不多重,萬人擔不動,武夫不講理,藝高難服眾。

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在人前自誇口。

澆花要澆根,教拳要教人。

習武千條戒,最戒嫉妒心。

(本文轉載自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華抱山全集》第一集中,華抱山遭明末魏忠賢邪黨及其操控下的暴政迫害,不得不四處漂流,拜師學藝,這一天,他來到龍山龍廟,長跪九日九夜,感動方丈,方丈讓華抱山表演武術............
  • 在暴政的迫害之下,江蘇無錫鴨城村的華抱山飽經苦難,先是父親在大年初一被官府抓走,後是母親被官府逼迫自殺,華抱山也不得不背井離鄉,四處流浪,流浪過程中有種種不平凡的遭遇,現在我們介紹一下華抱山打擂教人的經歷......................
  • 中華傳統文化中向來尊道重德。老子講:「道生之,德蓄之」,萬物有德則存,失德則亡,武德是武術得以延續傳承的根本,是道德與武藝共同的體現。何謂武德?武,從止,從戈,「止戈」會意為武,即以武止惡、揚善,武德為止戈之德。學武之人若武德不好,害己害人。在形意傳人寶顯廷所寫的形意拳譜中,記述了形意拳的幾位傳人,雖獲其技卻因為武德不好而早夭。
  • 武德是道德與武藝共同的體現,所以對道的信仰和修煉就非常重要。軒轅黃帝修煉大道,他不僅發明了槍法(干戈),黃帝還留下了著名的《黃帝內經》,其中首要講了如何修煉大道,後世才有養生之道的學說和內外兼修的內家拳。
  • 由於鄉民貧困,多以盜匪劫財掠物為生。岳飛的母親就在他的背上刺下「盡忠報國」(後世演繹為「精忠報國」),以此教誡作為人生格訓。劉始宣撫真定,召募軍士,岳飛前去應選。經過選拔後,岳飛被任命為「敢戰士」中的一名主力隊長。因岳飛累次生擒大盜大賊,康王授職岳飛為承信郎。
  • 萬物生於道而存於德。武德者,是為道德之屬。道,乃天地宇宙運行之規律;德,是按照天地宇宙之規律行事。秉武之人,信因果、明善惡、尊道重德,知善惡有報,止惡揚善,修德向道,是為武德。
  • 社會文明越趨於物質主義,往往精神文明也就越容易變異,繼而影響各個傳統文化純的正內涵,有些就被現代化變異了,但也有些還是能固守、傳承依照傳統規範去做。
  • 拱手也就是抱拳為禮,一直是中華文化的傳統禮節,這種禮儀其實是非常好的,可以防止人另外空間的身體上一些不好物質的相互沾染。古時男子一般是雙手在胸前拱手,再稍稍彎腰為禮,也就是平常人所說的「作揖」;女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