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藝術教本系列

數來寶的藝術技巧《格律嚴整之二》

「格律嚴整」的語言特色﹙下﹚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 ,

代表格律︰
為什麼「數來寶」的語言格律向來是以「六、七單尾對韻句」作為代表,而不是以實際上並存的「七字單尾句」作為數來寶所確定的格律形式呢?…這是因為在傳統作藝上,數來寶必須要即興演唱,唱詞雖然基本上已經有某些套子能用,可基本上還要靠演員依情、依理、依景、依題來現編現唱。編詞時不僅要按題出詞,編得對;還要對答如流,編得快。

但是從觀眾點題到演員編出詞來演唱,必須顧慮到表演連貫性的時間壓力,藝人實際上以「六、七單尾對韻句」的格律著手,比較方便可行。畢竟由上句六個字拆成「三、三」的組合句式,先唱出「打竹板」之類的句頭,會比藝人直接唱出「七字單尾句」要來得順暢、得心應手,比較符合現編現唱的需求。

現編現唱︰
所謂對答如流,就是編詞編得快,這首先要靠編詞者﹙數來寶演員﹚,對格律有豐富的知識和演出經驗,先熟練平時累積出來的固定唱詞,到了現場再現編幾句和當時情景結合最緊的詞,然後再依據事理結合上原有的那些成套的詞。所以真正現編的詞並不是全篇,而只是那些頭尾的銜接部分,和編詞者不太遇到的某些情景。

編出來的詞要注意音韻諧和,要把握住所用詞句的韻轍,聲調,給兩句詞找到相同的韻腳來,所以必須兩句、兩句一起考慮。由於句頭﹙上不論﹚並不講求韻轍聲調,表意也比較簡單,只要能與剛點的主題相接即可,所以先編出的句頭唱完後,如果下邊的詞仍未編好,還可以重複的唱它;點題的人知道演員是在思考編詞,這樣做不會產生冷場,反而還進一步引發觀眾聽詞的興趣。

在研究中發現,所有即興演唱以及傳統賣唱的歌詞,每一個小段落的第一個上句,差不多都是「三、三」的句式,其原因就在於此。

使用韻轍︰
由於數來寶現場演出時的變數繁多,誰也無法預料觀眾的提問與要求,所以無法預先知道回覆時的歌詞,將適用於什麼樣的韻轍。因此之故,數來寶就得採用隨時轉韻的「花轍」寫法,來滿足其需求。但要讓韻感和諧悅耳,就要從每一對同轍的句子上下功夫了,以做到上、下句同轍同聲,在轍韻、聲調上嚴絲合縫。

「花轍」的寫法,特別是數來寶的寫法往往是兩句一轍的形式,這種韻感因為不成固定,聽覺上比較脆弱,稍有不當,就會產生不諧和、不悅耳的感覺。於是數來寶就特別注意句式上的嚴整性,採用了「六、七單尾句」,對語言的表達具有一定的制約作用,以避免句子過長或是音節組織不規律,反而沖淡了韻律的美感。

數來寶的「花轍」寫法,可以把所有的大、小轍通通用在一篇作品當中,使得不少原本在「一轍到底」的段子中,因受到所定轍目的限制而不能寫入作品的語言,在數來寶中得到充分的表現。在寫數來寶時,作者認為好的語言,想到的警語、絕句,都可以隨時引用,自由闡發,圍繞這些語言表達的需求去自由的轉換韻轍。

因此,「六、七單尾對韻句」便作為數來寶語言格律的基本形式確定下來。

﹙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著名的曲藝理論家馮不異曾說過相聲的歷史是「可溯之源長,可証之史短」。之後相聲史的研究,也說明馮不異半世紀前的判斷符合實際,完全正確。對於相聲的歷史溯源研究目前只處於初級階段,仍有很大的考據空間。

    相聲的現狀分析所涉及的範圍很廣,包括作品、作家、演員、風格、流派、技巧、手法、經驗、問題等,可以說是豐富多彩,碩果累累,但目前的研究成績仍未盡如人意。每回階段性的趨勢、走向,或對此一時期的回顧、展望,大都是結合了某次大型會演或相聲節一類的活動,來集中進行的,平時並沒有有序的組織或團體專門的這樣做。

    關於相聲的主要藝術手段「包袱」,許多相聲專著和學術論文都涉及到,對於構成「包袱」的種種手法的研究,目前意見基本一致,但也有待於進一步的好好研究、深入。

  • 很遺憾自八十年代末期以來,相聲藝術的發展呈現頹勢,似乎已由高潮轉向低潮,有人說「陷入谷底」,有人說「陷入危機」,一言以蔽之,就是「不景氣」。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問題?

    如果還能針對相聲藝術大力扶植,必要著眼於努力培養優秀的相聲演員和引導觀眾隊伍,更要大力創作佳作曲本,以及加強理論研究。這是最為可能讓相聲再展風華的四條路,也是有心努力的方向。

    最後,但願相聲藝術的東山再起,當在不太遠的將來!

  • 說唱藝術教本系列之《數來寶的藝術技巧》:本部分將系統深入「數來寶」這一曲藝藝術形式的特點,以及探討研究創作規律與演唱技巧。

    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高元鈞、高鳳山二位曾說:這部分對於數來寶「語言格律」的提法,關於數來寶「敘事說理」的創作規律的概括,都有其精到之處。在論述數來寶的演唱技巧時所闡述的八種「板式」,十二字技巧和三種唱法,皆點出了數來寶演唱技巧的本質特點。對於數來寶這一曲藝的創作、表演以及研究工作,也產生了很好的影響,有益於把整個曲藝理論更好的開展起來。

  • 數來寶這一名稱來源,和它的原始作藝形式有關。藝人們為商號、店舖所演唱的內容,主要是宣揚該商店的行業特點,誇耀其產品齊全、貨真物美,以及生意興隆、財源茂盛等等。他們憑藉自己對各行各業的廣泛知識,以把店主人唱得高興、多給點錢為目的;為了討得店主人高興,所以往往會把店裡經營的商品,唱得比實有貨物更齊全、更豐富,使店主人感到,經藝人這麼一「數」,他的店中猶如「來」﹙增添﹚了「寶」﹙貨物﹚,故稱此種形式為「數來寶」。
  • 「數來寶」從沿街賣唱開始,進而發展到「撂地」演唱的階段。後來,它又進入了小戲棚,在清末民初之際成了遊藝場所的正式演出節目,這時才有了不再走街串巷的數來寶藝人。在這之後的一、二十年間,數來寶這一曲種又被搬上了舞台,發展成一種更為完整和更具特色的曲藝品種,正式現身於曲壇。
  • 數來寶藝人加入小戲棚之後,一方面要把以往的唱詞片段加工整理,又要自己動手或請人幫助編寫新的唱段,以豐富上演的曲目和充實自己的作藝內容。因此許多數來寶的作品都是在進入小戲棚之後產生的。這些作品很可惜的因為表現內容的需要,以及作藝形式的改變,已經見不到那種「即興演唱」的特點了,只剩下開門見山的敘事、抒情;此一時期的作品內容沒有完整嚴謹的故事結構,關於人物也不注重性格方面的深入刻劃,連唱辭的韻律格式也有別於數來寶的原來寫法。
  • 在藝術發展的過程中,相似的藝術互相間總會有所影響和借鑑,尤其是「數來寶」和「快板」這兩個極其相近的曲種,這種情形就更多了。例如,在語言格律中,快板也出現過數來寶所用的「對韻句」的寫法。至於在唱詞節奏、板式唱法、以及節子板伴奏唱詞等方面,兩者間相互借鑑和汲取,就更是常見的事了。
  • 數來寶作為文學藝術中的一種形式,表現內容的主要方法是「敘事說理」,它是個形似「敘事詩」一類的文藝品種。劇作家體會到,數來寶這種曲種,比起那些嚴謹故事結構,還要先突出人物形象的某些曲種,在創作上能夠反映的題材更廣泛,更易於迅速的反應現實。
  • 在全中國幾百個曲種中,除相聲、評書、評話以及其他少數幾個形式外,絕大部分的曲藝需要運用格律化的語言表達其內容,數來寶也不例外。它用節奏、韻味的諧和悅耳,給人好的感受;避免句子格式不規律、韻律不諧和,使人聽著彆扭。傳統數來寶主要是靠「數﹙說﹚」,而且說出來的語言要求格律化,使欣賞者能感覺到藝術的美,以協助觀眾了解作品中的思想內容。
  • 「數來寶」的語言是講求格律的,語言格律化是文學藝術活動中的一種現象,但它首先是人民群眾生活中的一種現象,本身來源於民間的生活語言。例如不少民謠、童謠、諺語都是有格律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