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非潰瘍性消化不良如何預防

人氣: 50
【字號】    
   標籤: tags:

您是否常有進食後發生上腹部疼痛、噁心、脹氣之情形?如果是,那麼您可能有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的問題。消化不良是一種常見的上消化道功能失調的問題,它可引起上腹痛、腹脹、打嗝以及噁心之症狀,然而一般人卻容易忽略它,但這些症狀可能隱藏著危機,我們應該重視身體內發出的重要警訊,並且尋找根源小心預防及處理,才能有健全的身心。

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發生的確切原因目前不明,其成因可能只是一些短暫的問題,如:吃得太快、吃得太多,或面臨壓力。對某些人來說,它是一個長期的失調,但對許多其他的人來說,它的症狀不僅短暫而且可以預防。

◎ 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的症狀包括:

(1)上腹灼熱和不適感。(2)腹脹、脹氣。(3)打嗝。(4)進食時很快就有飽足感。(5)噁心。(6)壓力、疲勞、飲食不良、休息不足、缺少運動都可能會加重這些症狀。

◎ 高危險群:

(1)進食速度過快者。(2)喜好高脂肪飲食、碳酸飲料、咖啡者。(3)抽煙、喝酒者。(4)生活壓力大者。(5)長期服用非固醇類抗發炎藥、阿斯匹靈者。

◎ 如何預防?

(1)少量多餐:飲食習慣應少量多餐,避免大餐或吃太多,或著刻意跳過一餐不進食。(2)減少誘發性食物:應避免油和辣的食物、碳酸飲料、咖啡因和酒。避免喝含咖啡因的飲料超過一天三次。(3)進食時應有時間來輕鬆地進食,避免快速的吃完一餐後又匆匆的工作。(4)避免吸入過多的氣體:避免抽煙、吃太快、嚼口香糖和喝碳酸飲料。(5)進食後避免立刻躺下:等到進食過後至少2小時才躺下。(6)保持健康的體重:多餘的體重會施壓於腹部、上推胃部和造成胃酸逆流至食道。(7)學習和練習放鬆的技巧:放鬆呼吸法、冥想、漸進式的肌肉放鬆都有助於壓力的緩解。(8)正確的作息時間:平衡休息和活動的時間。(9)有規律及充足的睡眠時間。(10)每天都有休閒時間:找出只屬於自己的幾分鐘時間。(11)有適當的生活步調:不要嘗試同時做太多事情。

◎ 何時該就醫?

◆ 如果有下列的情形就需要就醫:

(1)持續或反覆性的腹痛。(2)嘔吐、吐血、血便。(3) 無法解釋的體重下降。(4)持續性的食慾不振。

現代人由於生活步調緊湊,加上最近的失業潮,人們生活於充滿壓力的日子中,最近一篇報導顯示,台灣新竹科學園區的上班族有79%表示有胃不舒服的問題,平均每月中胃痛天數達6.85天,其中更有15%,每月竟然有長達半個月飽受胃不舒服的困擾,已對日常生活與工作造成嚴重影響。最後,身體狀況可能會干擾和朋友與家人的相處、工作的績效與表現和整體的生活品質。

自行服用藥物或對此些問題不予理會,都無法有效解決問題,甚至容易引起潰瘍、出血及癌症等問題。如果有持續性的腸胃問題,應及早就醫,並且改變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文/東元綜合醫院護理部◇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