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大學生告別華爾街 青睞醫學院

標籤:

【大紀元5月18日訊】根據新美國媒體(New America Media)新聞報導,投身金融界曾是移民青年首選的職業,但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經濟危機正迫使許多人投身更穩定的職業,如醫科等。

曾在華爾街金融界坐擁年薪10萬5千元優差的尼爾森,於2004年被裁員,其後回到出生地灣區居住,但自去年9月雷曼兄弟破產後,他決定另謀出路,現時計劃成為一名醫生。

尼爾森坦率地說,「自此以後,我至少可享受上層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

根據加州美好基金會(California Wellness Foundation)最近發表的「加州青壯年勞動力調查」顯示,時下年輕人認為最有可能在健保行業覓得待遇良好的高薪工作。

八成受訪者表示,在健保行業找到好工的機會較大,另有接近一半人表示可能性非常大。

這項電話調查由「Goodwin Simon Victoria研究機構」和「Fenton公關公司」聯合展開,意在瞭解年青人如何看待經濟形勢、工作市場及就業前途,並考察他們對健保行業工作所持的態度。

44%受訪者表示,相比起金融海嘯發生前,他們或家人現時更有可能考慮在健保領域工作。

調查中,超過三分之一(36%)受訪者表示,目前的就業市場和經濟狀況是導致他們考慮轉行的原因,另有三分之一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轉行。

這與90年代科技股熱潮形成天壤之別。當時的年輕人,特別是來自移民家庭的子女,看到金融和高新技界收入豐厚,父母也鼓勵他們投奔矽谷或華爾街。

在中國出生的托尼表示,他在戴維斯加大修讀管理經濟學和計算機信息系統學位後,曾在金融機構工作幾年。來自貧困家庭的他,雖然很享受高薪,但始終無法忍受長時間單調的工作,更要一直擔心被裁員。

因此去年,托尼入讀奧克蘭貝拉達社區學院(Peralta Community College)為期兩年半的物理治療課程。他說,「你可以更好地與人交流,更可以拿到不錯的薪水而不必整天看著報表。在灣區,物理治療師的薪水可高達6位數字。

雖然華爾街在動盪不安之中,尼爾森並未對此完全喪失興趣。他說,「如有轉機,很可能會重再度出擊,力圖在40歲前掙到一百萬美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投資人態度轉為觀望  美股漲跌互見
奧巴馬抨擊華爾街和華府貪婪文化
華爾街日報:雷曼公司考慮分拆剩餘資產
彭博任命投行經理領導房屋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